2024年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我们将迎来一年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冬至。这意味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要到啦!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冬至是阳气初生、阴气极盛的转折点。冬至养生,关键在于温阳补肾、驱寒保暖、调理气血,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冬至养生

我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行过冬至后,冻闭万物零。”冬至一到,万物萧索,全国各地都将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

古籍中早有记载:“夏养三伏以固阳,冬补三九以滋阴,冬夏并重,方能阴阳调和。”冬至时节,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机。

从冬至到小寒、大寒的时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在此期间应注意养生冬藏。“护好阳气,藏好肾精”,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季好发病的发生,也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饮食养生

冬至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补肾防寒为主。

宜选择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桂圆、红枣、核桃、黑芝麻、栗子等,以助人体阳气升发,抵御寒冷。

同时,可适当搭配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萝卜、白菜、菠菜等,以防阳气过盛而伤阴。

此外,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

冬季被誉为进补的黄金时节,素有“冬天进补,来年打虎”之说。通俗来说,就是冬天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开春就能抵御许多疾病。其中,服用膏方是中医养生重要方法。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进补之道在于因体质而异,精准施策,一人一方。

气虚者宜选用人参及其制品,再辅以黄芪、白术、山药等补元气之选。

血虚体质者,常出现面色黄白、头晕心慌之症,此时当归、阿胶、桂圆肉、熟地黄、何首乌、枸杞子等补血药材便成为进补佳品。

对于阴虚体质,生地黄、玉竹、西洋参、枸杞子、麦冬、北沙参等药材均可直接煮茶饮用,养阴效果显著。此外,何首乌及大家日常喜爱的桑葚亦是滋阴良品。

南昌贡方堂中医门诊第三届中医膏方文化节火热进行中!快来量身定制最适合您的膏方~

起居养生

冬至时节应顺应自然界阳气潜藏的规律,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宜在 7 - 9 小时,老年人可适当延长至 8 - 10 小时。早睡可养人体阳气,晚起能养人体阴气,使人体阴阳平衡,精力充沛。

冬季气温低,应注意保暖防寒,尤其是头部、颈部、背部、腹部、脚部等部位。外出时应佩戴帽子、围巾、手套,穿着保暖的衣物和鞋子;室内可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保持适宜的温度,但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干燥。此外,睡前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睡眠质量,同时也能起到驱寒保暖的作用。

艾灸养生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之一,冬至时节进行艾灸,可以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补肾助阳,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冬至是补阳的最佳时机,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方法,可以巩固这种初生的阳气,使其逐渐壮大,为身体所用,在冬至时节尤为适宜。

冬至节气灸

艾灸穴位:大椎、命门、神阙、关元、足三里

操作方法∶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厘米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周艾灸 2 - 3 次,每次艾灸 15 - 20 分钟。艾灸时应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冬至艾灸,也意味着“三九灸”的正式开始!

在三九天,尤其是女性,在冬至节气艾灸,不仅能舒通经络、治月经不调、痛经,还能排毒养颜,改善体寒体质;而男性在这天艾灸,能坚固体内阳气,补益肾精;对于平时反复感冒,平素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在冬至艾灸也均有良好的调理效果。

从冬至开始,立即着手“三九灸”,以顺应外界阳气生长的态势,帮助人体培补肾阳,驱除寒邪——祛寒气、养阳气、固卫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一身真气无碍,病邪自然无孔可入。

贡方堂2024年“三九灸”活动火热预约中!

数九寒天冬至始,阴伏阳升淑气回。

冬至之后,阳气渐生,正是艾灸养生好时机。

这时进行「一九灸」,能够利用艾灸的温热效应刺激体表穴位和经络系统,温和地为人体补充阳气,改善脏腑的功能状态,实现整体的调节与平衡。

数九寒天里,和家人一起享受暖暖的艾灸,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