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经期,不少女性被痛经折磨得坐立难安,小腹坠痛、腰背酸冷、经血暗黑夹血块……要怎么办才能快速止痛?

宫寒痛经的女生很难怀孕吗?

宫寒痛经的人一般来说与正常女性相比,是属于不容易怀孕的,也就是受孕成功的几率会变低。

痛经宫寒什么原因导致的?

1、饮食不当:日常生活中或生理期不注意饮食,经常食用生冷的食物,如冰淇淋、冰奶茶、冰水等,就会损伤脾阳和肾阳,造成子宫虚寒,运化水湿功能下降,就可能引起痛经,一般伴随不孕、月经不调、性欲淡漠等表现。

2、先天体质虚弱:如果在母胎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营养不良或发生早产,造成先天性的体质虚弱,体中阳气不足,无法对子宫进行温煦,就会引起宫寒痛经。

3、外邪侵袭:若不重视保暖,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导致寒湿之邪入侵人体,使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引发宫寒,造成痛经、月经异常等症状。

宫寒痛经的症状有哪些?

宫寒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下腹坠胀、疼痛、痉挛性疼痛、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宫寒痛经中医怎么调理能快速止痛?

南昌贡方堂中医门诊部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痛经在中医属“经行腹痛”范畴,核心病机为“不通则痛” 或 “不荣则痛”,擅用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经典方“少腹逐瘀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验证疗效显著。

少腹逐瘀汤由小茴香 、干姜 、延胡索、 没药 、当归 、川芎 、官桂 、赤芍、蒲黄、 五灵脂组成。

方中小茴香、肉桂、干姜味辛而性温热,入肝肾而归脾,理气活血,温通血脉;当归、赤芍入肝,行瘀活血;蒲黄、五灵脂、川芎、元胡、没药入肝,活血理气,使气行则血活,气血活畅故能止痛,共成温逐少腹瘀血之剂。

医案

患者:刘女士,20岁,

主诉:来月经小腹疼痛4年余,加重2天。

现病史:患者称经行第一日痛甚,持续4天,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伴恶心呕吐,腹泻,四肢冰冷、冷汗出。一般止痛措施无缓解,检查B超提示无异常,曾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著。

初诊:月经量少、色黯黑有血块,经行第一日痛甚,无经行腰酸乳胀,喜热饮,小便清,大便溏,面色苍白,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腹冰凉,舌尖有瘀点,苔白润,脉沉弦紧。

诊断:痛经。

辨证:寒凝血瘀证。

治法:温经暖宫,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小茴香 6克、干姜 10克、延胡索10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 没药 10克、当归 15克、黄芪30克、川芎10克 、党参15克、肉桂 10克、赤芍10克、蒲黄10克(包煎)、 五灵脂10克(包煎)、炒白术15克、艾叶10克、益母草2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山药10克、炒白扁豆20克、炙甘草10。

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二诊:患者自述喝了中药以后痛经减轻,其他症状也有所改善,效不更方,原方继续服用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处方如下:

小茴香 6克、干姜 10克、延胡索10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 没药 10克、当归 15克、黄芪30克、川芎10克 、党参15克、肉桂 10克、赤芍10克、蒲黄10克(包煎)、 五灵脂10克(包煎)、炒白术15克、艾叶10克、益母草2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山药10克、炒白扁豆20克、炙甘草10。

三诊:患者自述喝了中药以后,感觉没有以前那么怕冷了,好多了,大便也成型了。原方去白扁豆,继续服用15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处方如下:

小茴香 6克、干姜 10克、延胡索10克、苍术15克、茯苓15克、 没药 10克、当归 15克、黄芪30克、川芎10克 、党参15克、肉桂 10克、赤芍10克、蒲黄10克(包煎)、 五灵脂10克(包煎)、炒白术15克、艾叶10克、益母草2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山药10克、炙甘草10克。

结果:1个月后,患者高兴的跟我说,她来月经时一切正常,不痛经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