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灼痛如针扎,便后鲜血染马桶,坐立难安夜难眠……你是否正在经历痔疮的折磨?吃辣就发作,便秘就出血,用药缓解却反复发作,中医有专治痔疮的特效药方吗?
痔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痔疮在中医称为"痔瘘",其形成与脏腑气血失衡密切相关,绝非局部问题。
1.湿热下注(占比最高!)
诱因:嗜辣饮酒、油腻饮食 → 脾胃运化失常 → 湿热毒邪堆积大肠
症状:肛门灼痛、痔核红肿、便血鲜红、大便粘臭、舌苔黄腻
核心病机:"湿热像滚烫的油,灼伤肛肠血脉"(陈医师原话)
2.中气下陷(久病体虚型)
诱因:长期久坐、劳累、产后 → 脾气虚弱 → 肛门失托、痔核脱出
症状:痔核脱垂需手推回纳、气短乏力、便溏
3.血热肠燥(便秘诱发型)
诱因:熬夜阴虚、饮水不足 → 肠燥津亏 → 便干如石摩擦出血
症状:便时撕裂痛、出血量少色鲜、肛口干燥
痔疮中医怎么治疗效果好?
针对高发的湿热型痔疮,陈顺涛主任深耕《外科正宗》古方,活用乙字汤为底方,临床见效快且防复发。
乙字汤由柴胡、升麻、甘草、枳实、大黄、当归六味药材精妙配伍而成。
方中柴胡、升麻可升提清气,改善直肠脱垂;枳实、大黄能通腑泻热,缓解便秘,减轻排便对痔疮的刺激;当归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理气、润肠通便、活血消肿之效。通过整体调理,改善肛门直肠部位的气血运行,从根源上消除痔疮形成的病理基础,达到根治目的。
加减妙用:
出血多:加地榆炭15g、槐花12g(凉血止血)
肿痛剧:加苦参10g、黄柏10g(清热燥湿)
便秘重:大黄增至8g,加枳实10g(通腑泄热)
医案
患者:吴先生,29岁。
主诉:熬夜加班+顿顿外卖麻辣烫,突发肛门肿痛,便时出血呈喷射状,坐椅如坐针毡。
查体:截石位3点、7点齿状线见紫红痔核,触痛明显。
初诊:舌红苔黄厚腻。
辨证:大肠湿热下注(急性期)。
内服方:乙字汤加减。
方药:柴胡6g, 黄芩9g, 生大黄8g(后下), 当归15g, 升麻6g, 甘草6g, 地榆炭15g, 槐花12g, 苦参10g。7剂。
服法:每日1剂,大黄后下,饭后1小时温服,早晚服用。
外洗方:苦参30g + 芒硝50g 煎汤熏洗。
二诊:第2天排便痛感减30%,出血量减少;第7天肿痛消退90%,痔核缩至黄豆大。效不更方,继续服用7剂巩固治疗。
结果:症状消失,嘱其戒辣并练提肛功防复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