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月经不干净老有一点血,护垫一用就是半个月,内裤永远带着褐色血迹?这种难以启齿的"经漏"困扰了很多女性,要怎么办?
月经不干净老有一点血中医怎么看?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方净,或经血非时而下、量少但持续不止的情况,在中医妇科里称为"经期延长"或"漏下"。当这种"老有一点血"的状态成为常态,身体其实正在发出信号。
常见伴随症状可能包括:
经血颜色淡红、质地清稀;
整个人感觉疲惫不堪,少气懒言;
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
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
小腹有空坠感。
月经不干净老有一点血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万倩雯医生指出,导致经期延长的原因多样,如血热迫血妄行、阴虚内热扰动冲任、瘀血阻滞新血不得归经等,但临床观察发现,"气虚不摄"是许多女性淋漓不净的核心病机。
何谓"气虚不摄"?
中医认为,"气"具有固摄血液、管理其在脉道中正常运行的重要功能。当脾气虚弱时(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气的固摄能力就会下降。如同堤坝无力阻拦水流,血液失去约束,就容易溢出脉外,表现在月经上就是经期延长、量少但滴滴答答不尽,或非时而下。
此外,劳累过度、思虑伤脾、久病体虚等,都会进一步耗伤脾气,加重"气不摄血"的情况,使得经血淋漓的问题反复出现。
月经不干净老有一点血中医怎么调理?
面对气虚不摄导致的经血淋漓,万倩雯医生认为调理的核心在于补益中气(脾胃之气)、升阳举陷、固摄冲任。而补中益气汤正是针对此病机的经典名方。
补中益气汤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
方中重用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为君药;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增强黄芪益气之功,为臣药;当归养血和营,橘皮理气和胃,升麻、柴胡升举清阳,共为佐使。全方补气健脾与升阳举陷并用,使脾胃健运,气血充足,统摄有权,从而改善月经淋漓不尽的症状。
加减妙用:
若淋漓日久,血量稍多,常加仙鹤草、棕榈炭、海螵蛸等加强固涩止血。
若兼有腰膝酸软等肾气不足,可酌加续断、杜仲、菟丝子等补肾固冲。
若小腹冷痛,遇寒加重,可加艾叶炭、炮姜炭温经止血。
若夹有少量血块,舌质略暗,可加三七粉(冲服)、益母草化瘀止血而不伤正。
医案
患者:段女士,30岁。
主诉:近半年每次月经持续10-15天方净,经期后7-8天仍有点滴褐色分泌物,需垫护垫。经量少,色淡质稀。平素工作压力大,常感疲倦乏力,食欲一般,饭后腹胀,气短懒言。
初诊:面色萎黄,,舌淡胖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经期延长(脾虚气弱,冲任不固)。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固冲止血。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柴胡6g,仙鹤草30g,海螵蛸15g(先煎),炙甘草6g。7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第5天分泌物干净,精神、食欲较前好转。上方去仙鹤草、海螵蛸,加茯苓15g,按月经周期调整用药,重点健脾补肾固本。嘱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结果:调理两个月后反馈近两次月经均7天内干净,未再出现淋漓不净,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