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正经历着:月经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来,体重不受控地增长,脸上痘痘此起彼伏,备孕之路充满艰辛?这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作祟!现代女性多囊高发,有什么好的中药处方能治疗好?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只是激素问题,中医看到更深层“失衡”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多囊卵巢综合征在西医诊断中表现为高雄激素、稀发排卵/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但其成因复杂,绝非单一因素。中医将其归为“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瘕”范畴,认为其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 + 后天失养密切相关。

1.肾精亏虚,命门火衰(发动机动力不足):

肾主生殖,肾精亏虚(先天不足或耗损过度)导致卵泡发育缺乏原始动力。

肾阳(命门火)不足,无法温煦推动,则卵泡难以成熟排出,表现为排卵障碍、宫寒不孕。

2.脾失健运,痰湿壅滞(体内环境“淤堵”):

过食肥甘厚味、思虑劳倦损伤脾胃。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内停,聚湿成痰。

痰湿阻滞于冲任胞宫(卵巢、子宫),阻碍气血运行和卵泡发育,表现为肥胖、多毛、痤疮、卵巢增大呈多囊样改变。

3.肝失疏泄,气滞血瘀(管道“不通畅”):

情绪压力导致肝气郁结。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行不畅,形成瘀血。

痰湿与瘀血互结(痰瘀互结),进一步阻滞胞宫经络,加重月经失调和不孕。

肾虚是根,痰瘀是果,脾虚是枢纽——万医师强调,这三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现代女性压力大、作息乱、饮食不节、过度减肥(伤肾脾),正是多囊高发的关键诱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怎么治疗效果好?

面对多囊的复杂病机,单一药方往往力有不逮。万倩雯医师基于深厚经方功底,创新性地将三大经典名方精髓融为一体,随证化裁。

1.金匮肾气丸(打基础 - 温补肾阳,点燃生命之火):

核心思想:温补肾阳(命门之火),化气行水。

万医师化裁要点:

以肉桂 温补命门之火,替代原方附子(更温和不易燥)。

重用盐菟丝子、盐补骨脂 增强温肾填精、促进卵泡发育之力。

保留 熟地黄 滋补肾阴,取“阴中求阳”之意;茯苓、泽泻 泄肾浊,防补药滋腻。

2.当归芍药散(调气血 - 养血活血,疏浚胞宫河道):

核心思想:养血调肝,健脾利湿,活血化瘀。

万医师化裁要点:

保留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川芎(活血行气) 核心结构。

常加赤芍 增强活血化瘀之力(针对多囊瘀滞)。

以麸炒苍术代替白术,取其燥湿化痰力更强(针对痰湿肥胖)。

配伍 大枣、炙甘草 健脾益气和中。

3.二陈汤(祛痰湿 - 健脾燥湿,清除体内“淤泥”):

核心思想: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万医师化裁要点:

核心使用 陈皮、姜半夏、茯苓(健脾化痰要药)。

常加麸炒枳壳 增强理气化痰、消胀除满之效。

配伍炒麦芽 消食化积,助运脾胃,兼有调节泌乳素作用。

医案

患者:黄女士,25岁。

主诉:确诊多囊,停经3年,体重从55kg增至68kg(BMI 26.5),面部痤疮严重,体毛浓密,乏力怕冷,腰膝酸软,情绪低落,腹胀便溏。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性激素示LH/FSH > 3,睾酮偏高。曾服西药(达英-35、二甲双胍)效果不佳且停药复发。

初诊:舌质暗红,舌苔白腻,脉象弦细。

辨证:气血两虚,肝郁脾虚。

治法:温肾壮阳,健脾化痰,活血调经。

处方:金匮肾气丸 + 当归芍药散 + 二陈汤,3个古方合璧加减化裁。

方药:肉桂8g, 盐菟丝子25g, 盐补骨脂20g, 熟地黄25g,当归12g, 白芍12g, 赤芍10g, 川芎9g,麸炒苍术15g, 茯苓20g, 盐泽泻12g,陈皮10g, 姜半夏9g, 麸炒枳壳10g,炒麦芽30g, 葛根(柴葛)25g, 蜜麻黄4g,大枣15g,炙甘草6g。

结果:服药调理1个多月,月经来潮,量偏少色暗。乏力怕冷减轻,腹胀改善。随诊调方,稍减温阳药,稍增活血药(加益母草15g);持续调理3个月,月经周期稳定在38-42天,经量渐增,色泽转红。体重下降5kg,痤疮明显减少,精神状态好转。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