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那几天,本该是女性身体自然的新陈代谢,却成了许多女性的困扰:要么姗姗来迟,要么匆匆而过,量多量少、疼痛难忍……这些月经不调的信号,其实都是身体在“呼救”。

月经不调,根在哪里?

南昌贡方堂陈顺涛医师指出,月经不调绝非孤立问题,其根源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和密切相关!

从临床来看,月经不调常见证型有四类:

1.气血两虚者经色淡红如血水,伴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2.肝郁气滞者经前乳房胀痛、情绪烦躁,经血夹瘀块;

3.痰湿阻滞者体型偏胖、经色晦暗,常伴白带量多;

4.肾虚者多有腰膝酸软,经期或提前或错后,量少色暗。

分型调理,一人一方,辨证施治

肝郁气滞型: 常用“逍遥散”加减疏肝解郁。

气血两虚型: 选用“归脾汤”或“八珍汤”补气养血。

肾虚型(分阴阳)

肾阳虚(怕冷、腰凉):用“右归丸”温补肾阳。

肾阴虚(手脚心热、失眠):用“左归丸”滋补肾阴。

血瘀型: 选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

宫寒型: 用“艾附暖宫丸”温经散寒。

痰湿/湿热型: 需健脾祛湿或清热利湿,如“苍附导痰丸”或“清热调血汤”加减。

医案

患者:李女士,33岁,

主诉:近半年来,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拒按,心情烦躁,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诊断: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月经后期

治法:理气活血、调经止痛

处方:方用调经饮加味。

当归 15g,牛膝 10g,山楂 10g,香附 10g,青皮 6g,茯苓 10g,乌药 10g,延胡索 10g。7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

反馈:服药后,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明显减轻,本次月经周期较上次提前3天,量有所增多,色转红,瘀块减少。效不更方,守上方继续服用 7 剂巩固疗效。3 个月后随访,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经量、经色均正常,伴随症状消失。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