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感觉腰背像灌了铅,膝盖发软使不上劲?爬楼梯气喘吁吁,久坐起身困难,甚至对房事也提不起兴致、力不从心?
男人腰膝酸软无力是怎么回事?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指出,现代男性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或房事不节等因素,极易损耗肾中阳气。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而“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肾阳,又称命门之火,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温煦、推动、固摄等核心功能。
当肾阳亏虚时:
温煦失职:腰部、膝盖得不到阳气的温暖,就会感到酸软、冷痛、怕凉,甚至夏天也喜欢捂暖。
推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失养,就会出现乏力、倦怠、活动能力下降,稍微动动就气喘、冒虚汗。
固摄无权:肾阳不足,无法固摄水液和精关,常伴有夜尿频多、清长,甚至遗精、早泄、性功能减退等。
髓海不足:肾主骨生髓,肾阳虚亦可影响骨髓生成,导致腿脚无力、牙齿松动、头晕耳鸣、健忘等早衰迹象。
腰膝酸软无力中医怎么调理?
面对肾阳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无力,陈顺涛主任临床首选医圣张仲景的经典方剂——金匮肾气汤(现代常用其成药形式“金匮肾气丸”)。此方构思精妙,被誉为“补阳方剂之祖”。
金匮肾气汤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三补):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陈医师解释:“肾阳需以肾阴为基础,如同炉中之火需有薪柴。此三味药为‘阴中求阳’打下根基。”
泽泻、茯苓、牡丹皮(三泻):利水渗湿,清泄虚火。防止滋补过腻,使补而不滞,泻中寓补。
附子、桂枝(点睛之笔):大辛大热,温补肾阳,化气行水。如同在阴柔的“水库”中加入“太阳”,蒸腾气化,激发活力。这是温补肾阳的核心动力源!
诸药合并不仅能有效改善腰膝酸软冷痛、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等核心症状,还能针对性调理夜尿频多、水肿(尤其是下半身)、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伴发问题。
加减妙用:
腰膝冷痛明显者:加 杜仲、续断、牛膝,强筋骨、壮腰膝。
夜尿频多、遗精早泄者:加 桑螵蛸、益智仁、金樱子,固精缩尿。
下肢水肿者:适当加重 茯苓、泽泻,或加 车前子,增强利水消肿。
脾肾两虚、食少便溏者:合 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助运化。
伴有明显气短、喘息者:加 蛤蚧、胡桃肉,纳气平喘。
医案
患者:李先生,41岁。
主诉:腰膝酸软无力3年,近半年加重。腰部发凉、怕冷,久坐或劳累后尤甚,上下楼梯膝盖发软需扶扶手。夜尿4-5次,尿色清,性欲淡漠,精神不振,常感疲惫不堪。
初诊: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弱,尺脉尤甚。
诊断:腰痛、阳痿(肾阳亏虚证)。
开方:金匮肾气汤加减。
方药: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2g,泽泻10g,茯苓15g,丹皮6g,制附子6g(先煎),桂枝10g,杜仲15g,牛膝12g,桑螵蛸10g,益智仁10g。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服用。
医嘱: 避风寒,忌生冷,注意休息,节制房事。
结果:一周后自觉腰部凉感减轻,精神稍好转,夜尿减至2-3次;两周后腰膝酸软感明显减轻,上下楼梯轻松许多,乏力感改善;三周后腰部基本无冷痛感,膝盖有力,夜尿1-2次,精神状态显著提升,性功能有所恢复。巩固治疗1个月诸症基本消失,精力充沛,工作生活恢复活力。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