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咳嗽不止,最恼人的是——嗓子哑了!说话费力,声音低沉嘶哑,甚至完全发不出声,成了“无声人”,这要怎么办?
感冒后失声说不出话是什么原因?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指出,从中医来讲,感冒后咳嗽、声音嘶哑多因外感风邪,肺失宣降。风邪侵体,肺气不畅,津液难布,咽喉失养,加上咳嗽震动,声带易受损,进而声音哑甚至失声。若体内有热,热扰咽喉,还会加重肿痛、干咳。
陈主任提醒:虽然感冒后声音嘶哑很常见,但若声音嘶哑持续时间过长(超过2周),或伴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痰中带血、颈部肿块等,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除喉部器质性病变。
感冒咳嗽声音哑了中医怎么治疗?
针对这种邪气闭阻咽喉导致的声音问题,陈顺涛主任特别推荐一个传承久远、药简力专的经典良方——出声散。
出声散由诃子、甘草、桔梗3味药组成,具有敛肺清音的功效。
方中诃子能敛肺止咳、利咽开音;甘草可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还能调和诸药;桔梗能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三者搭配,共奏疏风解表、宣肺利咽、清热生津之效,驱散风邪、畅通肺气、滋养咽喉,减轻声带炎症损伤,缓解咳嗽、改善嘶哑,让失声者重获嗓音。
此方适用于:感冒中后期(热证为主),咳嗽渐缓,但声音嘶哑、咽喉疼痛、干燥、异物感明显者。
医案
患者:周女士,28岁。
主诉:一周前因吹空调感冒,出现恶寒、鼻塞、咳嗽,自行服用感冒药后,其他症状减轻,但咳嗽迁延不愈,且声音逐渐嘶哑,近两日竟完全失声,无法授课,心急如焚。
初诊:语声不出,咳嗽频繁,痰少色白稍粘,咽喉微痒,口干不欲多饮,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稍紧。
辨证:外感风寒余邪未尽,肺气失宣,声道不利(喑哑)。
治法: 疏风散寒余邪,宣肺利咽开音。
处方: 出声散加减。
方药:诃子肉 8克,桔梗 10克,生甘草 5克,紫苏叶 8克,防风 8克,生姜 3片(自备)
用法:5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
医嘱:服药期间尽量少语,忌食生冷辛辣。
二诊:服用第2剂后,晨起已能发出微弱嘶哑声音。,5剂服完,声音基本恢复正常,仅大声说话时稍感费力,咳嗽基本消失。效不更方,再服5剂巩固。
结果:诸症痊愈,声音洪亮如初。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