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是困扰许多人的常见病症,轻则上下楼梯时隐隐作痛,重则行走困难,严重降低生活质量。贴膏药、吃止痛片只能暂缓一时,这要怎么办?
膝盖疼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中医将膝痛归为“痹证”范畴。《黄帝内经》云:“膝者,筋之府。”又云:“肝主筋,肾主骨。”因此,膝盖的健康与肝、肾二脏的功能盛衰息息相关。
肝血亏虚,则筋失所养:肝藏血,主筋。膝盖周围有大量的韧带、肌腱(皆属“筋”)。若肝血不足,筋得不到充足的濡养,就会变得脆弱、僵硬,弹性下降,无法稳定关节,从而产生疼痛。
肾精不足,则骨失所充: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是骨骼生长、发育和维持强健的物质基础。肾精亏虚,骨髓化生不足,骨骼就会变得稀疏脆弱(类似于骨质疏松),承重能力下降,加速磨损。
气血不通,则痛则不通:“不通则痛”是中医的核心病机。当人体正气不足时,风、寒、湿等外邪便会乘虚而入,滞留于膝关节,阻塞气血运行的通道。这就是为什么膝盖痛常常遇冷加重、酸胀沉重,仿佛“天气预报”的原因。
陈顺涛主任强调,肝肾亏虚是发病的“本”,风寒湿邪是致病的“标”。因此,治疗膝痛绝不能只盯着膝盖本身,而是要标本兼治,扶正与祛邪并举。
膝盖疼痛中医怎么治疗?
面对这种本虚标实的复杂情况,陈顺涛主任分享一个千年强膝古方,效果卓著,那便是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的独活寄生汤。
独活寄生汤由独活、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组成。
方中独活为君药,具有辛温行散的功效,能祛除下焦风寒湿邪,缓解痹痛。细辛和防风则能发散阴经风寒,搜剔筋骨风湿。桂心则温里祛寒,通行血脉。这些药物共同助君药祛风胜湿,宣痹止痛。
桑寄生、牛膝、杜仲补肝肾,祛风湿,壮筋骨;当归、芍药、地黄、川芎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甘草则补气健脾。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全方共15味药,祛风散寒除湿以治其标,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以固其本,邪正兼顺,虚实同治,可谓治疗肝肾两亏、风寒湿痹型膝痛的千古第一方。
加减妙用: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
医案
患者:张先生,58岁。
主诉:膝盖疼痛已有8年多,尤其在阴雨天或劳累后疼痛加剧,上下楼梯时膝盖无力,伴有僵硬感。曾尝试过贴膏药、理疗等方法,效果不佳。
初诊:脉弦细,苔薄白。
诊断:风寒湿痹、肝肾不足所致的膝盖疼痛。
开方:给予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
结果:服药1周后膝盖疼痛明显减轻;服药2周后僵硬疼痛问题大大改善,上下楼梯也轻松了不少;服药28天后,膝盖疼痛基本消失,日常活动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