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尿不尽、尿血等症状,这可能是急性尿路感染找上门!

尿路感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尿路感染多属“淋证”范畴。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自行服用抗生素,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容易反复发作。从中医角度看,这些症状的根源在于膀胱湿热

为什么会产生膀胱湿热?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甘甜厚味之物,长期饮酒,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下注膀胱。

外阴不洁:忽视个人卫生,导致秽浊之邪从下窍上侵,传入膀胱。

肝气郁结:长期情绪不畅导致肝郁气滞,日久化火,郁火下注膀胱。

劳累过度:过度劳累耗伤正气,身体抵抗力下降,湿热之邪乘虚而入。

尿路感染中医怎么治疗?

对于急性发作、湿热明显的尿路感染,陈顺涛主任首推中医经典方剂——八正散。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湿热淋证的代表性方剂。

八正散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栀子、甘草、木通、大黄8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的功效。

方中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木通能清热利湿、通淋止痛,栀子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大黄能荡涤实热、通利大便,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通淋止血之效,可有效改善尿路感染引起的各种不适。

加减妙用: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医案

患者:陈女士,28岁。

主诉:自诉3天前开始出现小便频急、灼热刺痛,每小时需如厕4-5次,每次量少色黄,排尿末段疼痛加剧,伴有小腹胀痛,肉眼可见尿色淡红。自服抗生素2天效果不显,反而出现胃部不适。

初诊:患者神情焦虑,面赤,口苦口干,不欲多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证:湿热淋证(热淋)。

治以:清热利湿、凉血通淋。

处方:八正散加减。

方药:萹蓄15g、瞿麦15g、车前子15g(包煎)、滑石20g(包煎)、栀子10g、大黄6g(后下)、白茅根30g、小蓟15g、生甘草6g。3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

医嘱:多喝水、不久坐,适当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饮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作息,提高免疫力。

二诊:服药1剂后,患者排尿灼痛感即明显减轻;3剂服完,尿频、尿急症状基本消失,尿色转清,小腹胀痛缓解。复诊时原方去大黄,加生地15g、茯苓15g,再服5剂巩固治疗。

结果:诸症皆除,精神食欲好转。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