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长期失眠,每当夜深人静,你却精神百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或者睡眠很浅,稍有动静便惊醒,醒后难以入眠?
失眠入睡困难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指出,从中医角度看,入睡困难的核心是 “心神失养”,但不同诱因对应不同调理方向,其中这三类情况在现代人中尤为常见。
1.心脾两虚(最为常见):长期熬夜加班、带娃劳累,或是大病初愈后,很容易耗损心脾。思虑过度、劳累耗伤,首先损伤的是心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脉而藏神。脾虚会导致气血生成不足,心血亏虚则无法滋养心神,神不守舍,自然难以入睡,即便睡着了也多梦易醒。
2.肝火扰心:工作压力大、经常生气的人,容易肝火旺盛。“火性上炎” 会扰乱心神,让人躺下后思绪纷飞、烦躁难眠,还常伴有口干、口苦、脾气暴躁。
3.痰热内扰:偏爱辛辣、油腻、甜腻食物的人,体内易生痰热。痰热堵在体内,会影响心神安宁,导致入睡时胸闷、喉咙有痰,翻来覆去不舒服。
心脾两虚型失眠,你占了几条?
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难再睡。
多梦,梦境纷纭,睡眠质量差。
平时心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
头晕目眩,面色萎黄或苍白,缺乏光泽。
神疲乏力,肢体倦怠,懒得说话。
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
如果您符合以上多数症状,那么您的失眠根源很可能就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
心脾两虚型失眠中医怎么调理?
陈顺涛主任表示,面对这种“虚证”失眠,单纯镇静安神如同扬汤止沸,关键是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这才是釜底抽薪之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千古名方——归脾汤,此方从 “补养” 入手,兼顾 “安神”,能从根源改善入睡难题。
归脾汤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组成。
方剂中,党参、黄芪、白术是 “主力”,能健脾益气,帮身体生成更多气血;当归、龙眼肉则负责养血,为心神补充 “养分”;酸枣仁、远志、茯神是 “安神担当”,能直接安抚心神,帮人更快进入睡眠状态;再搭配木香理气,避免补药过于滋腻影响消化,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奇效。气血充盈,心神得以滋养,便能安然入眠。
加减妙用:患者若乏力明显,会适当增加黄芪用量;若睡眠浅易醒,会加夜交藤增强安神效果。
医案
患者:李女士,35岁。
主诉:长期工作压力大,思虑繁多。近半年来失眠严重,每晚需1-2小时才能入睡,且噩梦连连,凌晨3-4点易醒。白天心悸心慌,记忆力下降,面色蜡黄,月经量少色淡,常感疲惫不堪,食少腹胀。
初诊:观其舌,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典型的心脾两虚证。
治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方用:归脾汤原方加减(加入合欢皮、夜交藤以增强安神之效)。
二诊:患者服用7剂后复诊,自述入睡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内,夜间惊醒次数减少,食欲改善,精神好转。守方再进14剂。
结果:患者睡眠已基本恢复正常,面色渐显红润,乏力感消失。陈主任嘱其可改用归脾丸巩固疗效,并注意劳逸结合。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