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常常感到疲惫乏力、头晕眼花、脸色苍白、稍微活动就心慌气短?这些可能都是身体在向您发出“气血不足”的警报。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气血不足已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亚健康问题。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气血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不足会导致身体各脏腑功能减弱,免疫力下降,影响整体健康。

为何会气血不足?

脾胃虚弱(来源不足):中医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现代人饮食不规律、喜食生冷油腻、暴饮暴食,都会损伤脾胃功能,导致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有效转化为气血。

劳倦过度(消耗过多):长期的体力劳动、过度剧烈的运动,或熬夜、思虑过度,都会在无形中大量消耗气血。

慢性疾病与术后调理(耗伤气血):久病缠身或大病、手术后,身体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理,气血亏损是常见现象。

情志所伤(影响气机):压力过大、情绪抑郁、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运行不畅,久而久之也会妨碍气血的生成。

女性特殊生理:女性经历月经、怀孕、生产、哺乳等生理过程,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气血,若调理不当,极易导致气血亏虚。

中医如何调理气血不足?

今天陈医师就给大家介绍两款最著名的气血双补方:

1.四物汤(补血祖方)

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功效:补血和血。是治疗血虚证的基础方,尤其适用于女性月经不调、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症。

2.八珍汤(气血双补经典方)

组成: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既能补气,又能补血,是治疗气血两虚的代表方剂。适用于面色无华、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怔忡、四肢倦怠等症状。

陈医师提醒,现代人体质复杂,常兼夹湿气、郁热等,因此临床使用时往往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经典方进行加减化裁,以确保最佳疗效。

气血不足的人日常该如何饮食调理?

调理气血,首选安全温和的食疗法。建议饮食应遵循“营养均衡、易于吸收”的原则,多吃性味甘平、健脾益气的食物。

补气明星食物:小米、南瓜、山药、土豆、红枣、牛肉、鸡肉、鱼类、香菇。

补血明星食物:黑芝麻、桑葚、黑木耳、胡萝卜、菠菜、猪肝、阿胶、桂圆肉。

推荐两款简易药膳:

1.红枣山药粥:红枣10枚,鲜山药100克,粳米100克一同煮粥。红枣补中益气,山药健脾固肾,此粥温和易吸收,是健脾补气的佳品。

2.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15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一同炖汤。此方源于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的功效,特别适合气血亏虚兼有畏寒怕冷症状的人群。

医案

患者:万女士,26岁。

主诉:近一年来感觉极度疲劳,面色萎黄无光泽,月经量越来越少,时常头晕,脱发,睡眠质量差。

初诊: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气血两虚(脾虚气血生化不足)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调经

开方:八珍汤加减

方药:党参15g,黄芪25g,白术12g,茯苓15g,炙甘草6g,熟地15g,当归12g,白芍12g,川芎6g,加: 砂仁6g (后下),陈皮9g,酸枣仁15g (安神助眠)

二诊:服用7剂后,反馈疲劳感略有减轻,胃口好转。微调处方(白芍加至15g以增强养血柔肝)。继续服用7剂。

结果:精神明显好转,感觉有劲了,面色开始透出红润光泽,头晕基本消失,睡眠改善。月经量较前增多,颜色转红。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