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曾经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风湿痛是由于风湿性疾病引起的,风湿性疾病会影响到骨骼、关节、肌肉等,而风湿痛主要是关节疼痛。怎么快速缓解?能治好吗?
所谓"风湿",就是见不得风,也碰不得湿,不然就要犯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关节疼痛、红肿、发热,走路、上下楼梯都疼得受不了。
风湿痛的症状
关节疼痛:这是风湿骨痛最典型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在不同的关节,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等,通常表现为持续的疼痛或刺痛。
晨僵: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
关节肿胀:由于炎症反应,关节可能会肿胀,并伴有疼痛和压痛。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僵硬,关节的活动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
关节畸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关节可能会变形,失去正常的外形和功能。例如,手指的关节可能会变得畸形,不能正常弯曲或伸直。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有风,有寒,还有湿。
三种邪气狼狈为奸,侵犯关节,导致关节发僵发硬发痛,关节不灵活,甚至肿大,变形。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12克,白芍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炮附子10克
桂枝、麻黄、附子,再加上生姜,组成一支强硬的攻坚队伍,主要任务是把关节里的寒邪散去。
附子走而不守,喜欢走来走去,哪个地方寒凉寒冷,它都可以到,寒邪已经藏的很深了,藏到骨头缝里了,附子一去,都能给它搜刮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这张方子虽然针对的是风寒湿三种邪气,但重中之重是寒邪,如果关节里头有热,有发红发热的迹象,那就不能用了。
如果你平素特别怕冷,容易关节痛,不管是痛在哪里,只要是遇冷就加重,桂枝芍药知母汤就是最佳调理方。
喝完以后,会感觉全身暖暖的,像泡在热水浴里一样。除了热,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那就是软,这当然不是说你的关节变得软绵绵了,而是变得灵巧,变得柔和了。
以前关节僵硬的很,早上起来要活动好一会儿才能缓过来,现在不管是吃饭、写字、打毛衣都不再受限。
另外,中医艾灸疗法在灸的过程中可以生热,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付外感风寒湿邪、素体阳虚等因素导致的各种问题正好,还更加安全,没有其他副作用。
患者,男,60 岁。
初诊:主因反复对称性四肢关节肿痛伴活动不利5年余。现病史:患者 5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四肢关节肿痛不适,伴晨僵活动不利。
刻下症见:左腕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伴晨僵,腰酸,畏寒怕冷,舌淡红,苔薄腻,脉沉细。
西医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中医诊断:历节病(寒湿痹阻)。
治法: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处方:制川乌 9g(先煎 2 小时),麻黄 6g,炒白芍、黄芪各30g,桂枝、白术、防风、羌活各 12g,威灵仙 30g,豨莶草15g,杜仲 30g,狗脊 15g,川芎15g,乌梢蛇 12g,露蜂房 12g,生甘草 9g。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
二诊:关节疼痛较前缓解,下肢关节时有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于上方加桑寄生15g,独活、川牛膝各12g,加用川芎至30g。14剂,煎服法同前。
反馈:诸症稳定,关节疼痛明显好转,活动正常,晨僵消失,续服上方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