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当下,因为工作压力,生活不规律等各种原因,便秘成为许多人的烦恼。有些人四肢纤细,也不胖,偏偏就是肚子大到不行,想排却排不出,每天感觉肚子涨涨的,去医院检查,一拍片,里面全是排不出的宿便。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中医治疗便秘讲究"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通过调理全身气血阴阳,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便秘常见的原因有哪些?
胃肠积热型:多因嗜食辛辣油炸,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屎,口干口臭;
气虚型:多见于久坐少动或久病人群,排便时用力也难排出,还会气短乏力;
阴虚型:则因津液不足,除了便秘,常有手脚心热、失眠症状;
阳虚型:常见于老年人,大便不干但排出困难,还怕冷、腰膝酸软。
中医如何分型调理?
治疗便秘必须分清类型,对症下药:
热秘型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粪、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这类患者多见于嗜食辛辣刺激者。治疗以清热润肠为主,常用麻子仁丸加减。方中火麻仁、杏仁润肠通便;大黄、枳实泻热导滞;芍药养阴和里。
气秘型的特点是排便困难、欲便不得,伴腹胀胁痛、嗳气频作。这类患者往往有情绪不畅的病史。治疗当顺气导滞,常用六磨汤加减。方中木香、乌药行气;沉香降气;枳实、大黄破气通下。
虚秘分为气虚和血虚两种。气虚型表现为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汗出气短,治以益气润肠,选用黄芪汤加减;血虚型则见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心悸,治以养血润燥,选用润肠丸加减。
冷秘型常见于年老体弱者,表现为大便艰涩、腹中冷痛、四肢不温。治疗需温阳通便,常用温脾汤加减。方中附子、干姜温阳散寒;大黄泻下通便,取其"温下"之意。
日常调护:三分治七分养
食疗方:
四仁通便茶(火麻仁 10g + 郁李仁 10g + 桃仁 5g + 杏仁 5g)
功效:润肠通便,适合阴虚便秘
服用方法:沸水冲泡 30 分钟,代茶饮用
针灸推拿: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如天枢、足三里、支沟等,可以调节肠道功能,促进排便。推拿按摩腹部,也能增强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生活建议:
晨起空腹饮温水 300ml
餐后顺时针摩腹 10 分钟
每日练习提肛运动 50 次阳气不足:年老体衰,推动无力
医案
患者:王女士,46岁。
主诉:长期受便秘困扰,常需依赖泻药,伴有腹胀、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
初诊: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气秘型便秘,兼有肝郁化火之象。
治法:疏肝解郁,顺气通便。
开方:治疗以六磨汤为基础方,加入栀子、夏枯草清肝火,酸枣仁、远志安神助眠。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取天枢、大肠俞、支沟、阳陵泉等穴位疏调气机。
结果:经过两周治疗,患者排便逐渐恢复正常,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四周后停药,便秘未再复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