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皮肤莫名发痒,轻轻一抓立刻浮现红色划痕,甚至鼓起风团疙瘩,越抓越痒,越痒越抓?这其实是荨麻疹的典型表现!
为什么荨麻疹会反复发作?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解释道,急性荨麻疹多由外感风邪(风热或风寒)或饮食不当(食用鱼虾发物)引起,来得快去的也快。而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根源往往不在体表,而在身体内部的失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血虚风燥(最常见):这是慢性荨麻疹最主要的证型。血液有滋润和濡养皮肤的作用。若长期熬夜、思虑过度、或久病体虚,导致阴血耗伤,皮肤得不到充足的血液濡养,就会变得干燥虚燥。此时,体内极易产生“虚风”,内风鼓动,发于肌表,便引起瘙痒。因其病根在血虚,所以容易反复发作。
2.气血不足:气能固摄体表,防御外邪。气虚则卫表不固,抵抗力下降,风寒风热等外邪更容易侵袭人体,引动内风,从而导致反复发作。
3.阴虚血热:体内阴液不足,会产生虚火。虚热灼烧血液,使血行加速躁动,也能生风导致瘙痒。
荨麻疹反复发作中医怎么治疗?
针对占比最高的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这类患者除了皮肤痒、起风团,还常伴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失眠多梦、脸色偏黄,舌头偏淡、舌苔少,陈顺涛主任在临床中最常化裁使用的方剂便是出自《济生方》的经典名方——当归饮子。
为何选择当归饮子?
陈主任打了个比方:我们的皮肤就像一块土地,血液就是灌溉土地的水源。如果水源不足(血虚),土地就会干燥开裂(皮肤干燥),风一吹(风邪),就尘土飞扬(瘙痒起疙瘩)。当归饮子的作用就是 “开源灌溉,息风止痒”。
当归饮子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防风、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白蒺藜 10 味药材组成。
方解
当归、白芍、川芎、生地、何首乌:这几味是 “补血养血” 的核心,能帮身体补足 “血虚” 的亏空,让皮肤有足够的气血濡养,就像给干燥的皮肤 “浇水施肥”,增强皮肤抵抗力;
防风、荆芥、白蒺藜:这三味是 “祛风止痒” 的关键,能驱散侵袭皮肤的 “风邪”,缓解当下的痒感和风团,就像给皮肤 “扫走捣乱的风”;
黄芪、甘草:黄芪补气,气能生血、固表,帮身体挡住外界邪气;甘草调和诸药,让整个方子药效更温和,不刺激肠胃。
全方共奏 “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之功效。血足则肌肤得养,风邪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瘙痒和风团自然得以平息。
加减妙用
瘙痒剧烈者,可加乌梢蛇、全蝎以搜风通络。
伴有失眠者,可加酸枣仁、合欢皮以宁心安神。
若夹有湿热,则需配合清热利湿之品。
医案
患者:赖女士,35岁。
主诉:荨麻疹反复发作3年余,近期加重。表现为皮肤稍一搔抓即隆起红色风团,夜间入睡时瘙痒尤为剧烈,影响睡眠。平时易头晕乏力。
初诊: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慢性荨麻疹。
中医辨证: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开方:当归饮子加减。
方药:当归15g,生地12g,白芍10g,川芎6g,生黄芪20g,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5g,制首乌15g,夜交藤20g,炙甘草6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服用。
二诊:患者服药后第5天,反馈夜间瘙痒已减轻大半,可安睡,抓挠后起的风团范围明显减小、消退更快。稍调整方剂,嘱其继续服药两周以巩固疗效。
结果:反馈皮肤瘙痒消失,头晕乏力的情况也好了。随访三个月荨麻疹未见复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