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胃胀得像充满气的气球,喉咙里总有一股酸水反复灼烧,频繁的打嗝让人尴尬不已……这些熟悉的症状,你是否也正在经历?

胃酸、胃胀、打嗝、反酸烧心是怎么回事?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解释,在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胃属土。正常情况下,肝气条达可以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即“木克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制约。但当人长期处于压力、焦虑、抑郁或易怒状态时,会导致肝气郁结

郁结的肝气会过度克制脾胃(即“木横克土”),导致脾胃的升降功能失调:

胃气本应下降,现在不降反升,就会出现打嗝、反酸、烧心。

脾气本应上升,现在不升反滞,就会导致胃胀、消化不良。

因此,陈主任强调:“治胃不理肝,非其治也。”对于因情绪引发的胃部症状,调理肝气才是治本之道。

胃酸、胃胀、打嗝、反酸水烧心中医怎么调理治疗?

针对这种 “肝气犯胃” 型的胃部不适,陈顺涛主任常用《景岳全书》中的“柴胡疏肝散”为基础调理,还会根据南昌人的体质灵活加减,核心思路是“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从根源改善胃酸胃胀等问题。

柴胡疏肝散由陈皮、柴胡、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组成。

方中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像“打通”肝气郁结的 “通道”,缓解因情绪引发的胃胀、打嗝;

枳壳、陈皮理气行滞,帮胃“推动”食物消化,减轻胃胀感;

白芍柔肝缓急,既能缓解肝气过旺对胃的“干扰”,还能减轻胃酸刺激带来的胃部不适;

川芎行气活血,炙甘草调和诸药,兼顾护胃,避免疏肝药伤胃,六药搭配,“疏肝 + 和胃”双管齐下。

诸药合用,共同起到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效果。肝气顺了,不再胡乱克制胃,胃气自然能够顺利下降,反酸、胀满等问题便随之迎刃而解。

加减妙用

反酸烧心明显(吃辣后加重):加黄连、海螵蛸,清热制酸,减轻胃酸对食管、胃黏膜的刺激;

胃胀严重、打嗝频繁:加陈皮、佛手,增强理气和胃的力,帮胃“排气”;

脾胃虚弱(没胃口、乏力):加党参、白术,在疏肝的同时健脾,避免调理中损伤脾胃。

医案

患者:王女士,37岁。

主诉:无辣不欢,还总熬夜。3个月前开始频繁胃胀,吃完午饭就觉得胃里“堵得慌”,偶尔还会反酸水,烧心到喉咙发紧。

初诊:苔薄白、脉象呈紧张的弦象,情绪易烦躁,吃辣后反酸加重。

判断:肝气犯胃兼轻度胃热。

治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方。

服药:柴胡 12g、香附 10g、枳壳 9g、白芍 15g、川芎 6g、黄连 5g、海螵蛸 15g、炙甘草 8g;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

医嘱:忌辛辣、冰饮,每天饭后按揉足三里 10 分钟。

二诊:服药1周后,反馈胃胀、反酸明显减轻,饭后不用再靠“散步消食”。稍微调整药方开了14剂巩固治疗。

结果:烧心感消失,偶尔吃点微辣也没不适,胃口也变好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