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性在体检报告上突然发现“卵巢囊肿”四个大字,瞬间emo……到底要不要手术?中医又怎么调理消除呢?

女性为何会长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并非单一疾病,而是一组卵巢内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的囊状结构统称,育龄期女性是高发人群。

生理周期波动:最常见的“功能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因月经周期中卵泡未破裂、或黄体未正常退化,液体潴留形成,通常会随周期自行消失。

内分泌失衡: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激素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干扰卵巢正常排卵,增加囊肿发生风险。

生活与遗传因素:长期高糖高脂饮食、肥胖、缺乏运动,可能间接影响卵巢健康;部分类型囊肿(如巧克力囊肿)有家族遗传倾向,直系亲属患病者需格外注意。

南昌贡方堂中医妇科专家陈顺涛表示,大多数卵巢囊肿早期无明显症状,但以下情况需警惕:

1.腹部异常:腹围增大、腰围“膨胀”、摸到可移动的肿块(晨起膀胱充盈时更明显)。

2.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囊肿压迫膀胱或直肠);严重时呼吸困难(巨大囊肿顶压膈肌)。

3.月经异常:如周期紊乱、经量突然增多或减少。

4.持续腹痛或腹胀:尤其是单侧下腹隐痛或坠胀感;若突发剧痛,警惕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

5.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或消瘦:可能是恶性肿瘤的信号。

必须手术的情况 :

✅囊肿>5cm且半年不缩小

✅怀疑恶性(实性、血流丰富)

✅突发剧痛(囊肿破裂或扭转)

在中医看来,卵巢囊肿是身体气血运行失畅,津液输布异常形成的「痰饮积聚」

根据《中医妇科学》「癥瘕」辨证体系:

 气滞血瘀型(最常见证型)

舌脉特征:舌紫黯边有瘀斑,脉沉涩

核心病机:肝气郁结阻滞冲任,血行不畅积为癥块

代表方剂:桂枝茯苓丸合膈下逐瘀汤

❷ 寒湿凝滞型(多发于阳虚体质)

舌脉特征:舌淡苔白滑,脉沉紧

核心病机:寒客胞脉凝滞气血,湿邪困脾聚液成痰

代表方剂:少腹逐瘀汤合苓桂术甘汤

❸ 脾肾阳虚型(常见于久病者)

舌脉特征:舌胖嫩有齿痕,脉沉迟

核心病机:火不暖土运化失职,水湿下注积成囊窠

代表方剂:右归丸合防己黄芪汤

医案

患者,女,38岁。

主诉:患者月经过多三月余,伴月经周期缩短,15~20日一行,经血色暗有块,腰部酸困不适,舌质暗红,苔淡白,脉细弦。妇科B超示:左侧卵巢囊肿,大小约4.6cm×3.4cm。患者不愿行手术,故求治于中医。

刻诊:气短乏力,少腹隐隐作痛,面色淡白,舌质暗有瘀斑,苔少,脉沉细涩。

西医诊断:卵巢囊肿。

中医诊断:癥瘕。

辨证:瘀血内阻胞宫。

治法: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

处方:桃红四物汤、桂枝茯苓丸、大黄䗪虫丸加减。

桃仁12g,红花6g,当归10g,生地黄、三棱、莪术、桂枝、茯苓、水蛭、海藻、昆布、川续断、山慈菇、黄药子、牛膝、紫花地丁各12g,川芎、土鳖虫、牡丹皮各6g,桑寄生、杜仲各10g,穿山甲、三七各5g。水蛭、穿山甲、三七研末冲服。两日一剂。

患者服用上药2个月后,月经基本恢复正常。复查B超示:卵巢囊肿消失,余未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