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刚入睡就被尿意憋醒,一夜起夜3-4次,折腾到天亮没睡好;白天精神萎靡、腰酸乏力,中老年人更是被夜尿缠得苦不堪言,这是怎么回事?

夜尿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中医认为,夜尿多的本质是“肾、脾、膀胱”三大脏腑功能失调,尤其以“肾阳不足”为核心,常见原因有3类。
1.肾阳不足,固摄无权: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中老年人、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者易中招。肾主水液代谢,夜间阳气内敛,若肾阳亏虚,“关门”无力,膀胱气化失常,水液无法正常固摄,就会出现夜尿频繁、尿量清长,还常伴随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酸腿软、夜醒后难入睡。
2.脾肾阳虚,运化失常:脾主运化水湿,若长期吃生冷食物、脾胃虚弱,会导致脾肾阳虚,水湿代谢紊乱,多余水分下注膀胱,引发夜尿多,同时可能伴随腹胀、大便稀溏、食欲差、精神不振。
3.膀胱气化不利,约束无力:久坐不动、情志不畅或久病缠身,可能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对尿液的约束能力下降,表现为夜尿次数多但尿量不多,常伴有小腹胀满、排尿不畅。

夜尿多中医怎么调理?
针对夜尿多最核心的“肾阳不足、膀胱失约”证型,陈顺涛主任特别推荐经典名方——缩泉汤。陈医师深耕中医内科30余年,擅长调理泌尿生殖系统、脾胃功能失调等问题,尤其对中老年人夜尿多、尿频尿急有丰富临床经验,其运用缩泉汤辨证加减,帮助众多患者摆脱了起夜困扰。
缩泉汤由山药,益智仁,乌药三味药组成,具有温肾祛寒、固涩缩尿之功效。
方解
益智仁为君药,性温,归肾、脾经,负责温补肾阳,固精缩尿,好比给衰弱的“锅炉”添柴加火。
乌药为臣药,归肺、脾、肾、膀胱经,能够温散下焦寒气,顺气宣通,让膀胱的括约功能恢复自如。
山药为佐使药,是一味平和的健脾益肾、固涩精气的良药。它在温阳的同时补益脾肾,固本培元,防止温燥药物损伤正气。
全方共奏“温肾健脾、缩尿止遗”之效,从根源上增强肾脏固摄功能、改善膀胱气化,尤其适合肾阳不足、脾肾阳虚型夜尿多,表现为夜间起夜≥2 次、尿量清长、畏寒怕冷、腰酸乏力的人群。

医案
患者:王先生,56岁。
病史:夜尿频多已有5年余,每夜需起夜3-4次,且尿量不少,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白天亦感精神不振,腰膝酸软,畏寒,手脚冰凉。曾自行服用六味地黄丸等补品,效果不显。
初诊: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
诊断:夜尿症(肾气不固,膀胱虚冷证)。
治以:温肾祛寒、固涩缩尿。
开方:缩泉汤加减。
处方:山药30g,益智仁15g,乌药10g,另加桑螵蛸10g以增强固涩之力,加肉桂5g以助温补肾阳之力。7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服用。
二诊:患者服用7剂后复诊,欣喜表示夜尿次数减至1-2次,且尿量减少,睡眠质量大幅提升。腰膝酸软、畏寒之感亦有减轻。陈主任嘱其守方再进14剂以巩固疗效。
结果:诸症痊愈,夜尿基本控制在一夜0-1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