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女性的月经正常来说是一个月来一次,可是很多人的大姨妈都会推迟,大姨妈推迟是什么原因?

南昌贡方堂妇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女性大姨妈提前或者推迟不超过7天都算正常。大姨妈推迟超过7天就是不正常的了,推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一个原因是妊娠,另一个原因是月经不调引起的月经推迟。假如检测没怀孕,这时候女性就要引起注意了。


月经推迟不来也没有怀孕,大多数是内分泌失调、气血不足造成的,这要怎么治疗调理呢?在这里分享一个万能催经方——温经汤,它是调经的第一方,不管是痛经、月经不规律,月经提前、推迟、量少、淋漓不止或者经色紫暗有淤血等等诸多月经问题,都可以用温经汤来调理。

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麦冬、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


【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运用】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禁忌】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温经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一张治疗妇人病的经典方,一些擅长调理妇科疾病的老中医,常把温经汤当做是治疗妇科病的基础方,不管任何妇科问题,只要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辩证加减,每每都会效如桴鼓,不只是妇科疾病,胃病、乳腺病、失眠、痤疮都能用这个方子来搞定

方中吴茱萸是一味温里药,它可以散去全身的寒气,尤其擅长驱散肝经的寒气,还能暖胃和肾桂枝长在枝头,所以它也是阳气很足的一味药,阳气足就能够驱寒,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寒气导致的疾病,张仲景都会用桂枝来搞定,生姜在这里可以协助吴茱萸和桂枝散寒

麦冬、人参、甘草、半夏,这四味药是麦门冬汤的思路,主要是养肺胃阴气当归、芍药、川芎、阿胶,这四味药的主要作用是补血,补血就是滋阴。

丹皮清热,阴虚的久了,容易生热,就好像汽车水箱没水了以后,发动机会热得厉害。

总的来说,温经汤这个方子适合既怕冷又怕热的女性朋友。如果把范围缩小,这样的女性大多瘦弱、干枯,两相一结合,温经汤就是最佳调养方。


病例


患者:乔女士,年龄24岁。

主诉:14岁初潮,月经前后不定期,近1年来月经推迟,甚至60天1行,来月经时量少夹有瘀块,血色黯淡,且自觉少腹冷痛坠胀,得温得按而痛有所减。

初诊:舌质黯,边有瘀点,苔薄黄,脉弦涩。细问病史得知,常感手足不温,平素喜食冷饮瓜果,喜着裙装。就诊时已是严寒冬月,却着装单薄。陈老谓外寒加内,经血因寒而凝,不通则痛。

诊断:痛经,寒瘀证。

治则: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开方:温经汤加减。

吴茱萸10g、川芎15g、当归10g、白芍20g、丹皮10g、桂枝10g、法半夏15g、麦冬30g、人参15、g阿胶15g(烊化,兑服);上方5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患者腹痛坠胀有时缓解,月经已净4天。舌脉同上,陈老嘱经后继服,每周5剂,连服3周。

三诊:此次月经行于1月13日,月经量明显增加,血色偏红,无少腹冷痛坠胀等不适之感。陈老建议病者注意经期保暖,少吃生冷,上方连服2个月经周期,每周3~5剂。

结果:经服上方,月经期、量、色、质均已如常。


中医治病讲究方症结合,对症用药,并不是将名方照搬使用就能治病,需诸药合用,君臣佐使,才能共凑奇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一对一咨询老中医。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寻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