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各处成片红色的风团,伴着持续的瘙痒,会莫名其妙突然出现,持续几小时甚至几天才消退,但此起彼伏,反复消退后还会再发。
这就是荨麻疹。
有人问,总得荨麻疹是因为免疫力差?
荨麻疹可能是由自身免疫紊乱导致,或者是免疫力低引起感染后诱发的,荨麻疹诱发原因有很多,不能简单地通过免疫力高低划分。
皮肤科专家介绍,中医治疗荨麻疹具有一定优势,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并防止复发。
南昌贡方堂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表示,引起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尤其是慢性荨麻疹,常见的可能有:
药物:青霉素、头孢及其他药物;
食物:鱼、虾、海鲜等食物及各种食品添加剂;
吸入物:花粉、动物皮毛、刺激性气体等吸入物;
感染因素: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机械刺激、冷、热、日光等物理因素;
精神紧张、内分泌改变等;
肿瘤、甲亢、肝病、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内科疾病;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中医称为瘾疹,主要表现为皮肤突然瘙痒,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风团,短时间内可自行消退。这类风团起得快,消得也快,可谓“来去无踪”。
中医认为,荨麻疹在春季高发,归因与脾胃、肝木有关。肝为风脏,春季又主肝木,一旦肝木过于亢盛,就容易引起内风。除此之外,肝木克脾土,再加上湿气的影响,人在春天的脾胃功能会偏虚弱,身体上更容易脾虚湿困。当湿热不得疏泄,就会郁于皮毛腠理之间。
此时若是刚好碰到风邪趁虚而入,尤其对于肌肤腠理疏松的人来说,就很容易诱发风团。
中医通常将荨麻疹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胃肠实热型、血虚风燥型等。
风热犯表型
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伴发热,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此类患者常常是在吃了各种煎炸烧烤等热性食物后出现加重,而且气温越高荨麻疹就发作越厉害,真是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待在空调底下吹风。
风寒束表型
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伴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典型的“寒性”患者,常常会在吃了寒凉食物或是受风冷之后出现病情的加重,甚至有的患者哪怕吃上一口凉性的西瓜,或是煮汤时忘了放姜,很容易就出现腹泻,荨麻疹也接踵而至。
肠胃实热型
风团色红,成块成片,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
血虚风燥型
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南昌贡方堂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在和“瘙痒”对抗的多年经验中,医生和荨麻疹病友发掘出不少外用止痒药。
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炉甘石、风油精以及含有清凉成分的药膏等。
包括各种中药药膏、中药洗剂,也可以请医生开处方后煎煮成汤剂外洗。
中药外用的种类很多,例如喜欢清凉感的可以选用含有薄荷、金银花成分的;容易在潮湿情况下发作的可以选用祛湿止痒的白鲜皮、徐长卿等;发作时皮肤发红明显又灼热的还可以加入一些凉血止痒药,例如大青叶,牡丹皮等,灵活性比较大。

医案
患者,女,51岁。
自诉:反复全身皮肤起泛红色斑疹三年,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皮肤散发红斑,瘙痒。
刻下症见:四肢可见散发的暗红色斑疹,有些地方有色素沉着,有些地方有明显搔抓痕,双上臂有明显瘙痒,脉细,舌质暗红,舌苔黄腻。
中医诊断:瘾疹。
处方:加味消风散加减。 荆芥6克,防风10克,蝉蜕5克,当归10克,(制)何首乌15克,川芎10克,黄芩15克,白鲜皮15克,生地15克,金银花15克,土茯苓20克,徐长卿15克,五剂,日一剂,水煎内服。
反馈:瘙痒感稍减轻,及至后来诊数次,多以原方加减,症状亦随之渐退,至后来皮肤的斑疹全皆尽数退去,只剩下零零星星的色素沉着。
如果你有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方面的困扰,可以一对一咨询老中医,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家!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