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状表现 1、孩子多动坐不住:不能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喜欢爬上爬下不停的动,不能够停歇,坐立不安,有很多小的动作,手脚乱动,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乱动,很短的时间内也很难静坐; 2、有冲动行为:不理解家长说话,不能按照大人的要求做简单的动作; 3、情绪容易冲动:容易激动、兴奋,容易生气、心神不安、多哭闹、睡眠差、喂养困难; 4、注意力无法集中:多动症孩子和正常顽皮孩子之间的区别是在于注意力方面,正常顽皮的孩子能够对特别感兴趣的小人书、动画片,如小猪佩奇等动画片感兴趣,能够全身贯注的观看,多动症的孩子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温胆汤 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运用: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加减: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医案 患者:赵某某,男,年龄12岁。 主诉:以频繁眨眼、吸鼻、耸肩半月。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1年。 症史:患儿1年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下降明显,平素脾气暴躁,易冲动,难以进行有秩序活动,汗多,纳可,眠差,大便干,日1次。 初诊:舌红,苔白腻,脉弦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伴抽动。 中医诊断:小儿多动症。 辩证:痰浊内盛,火邪扰心之证。 治则:清热化痰开窍。 开方:予加味温胆汤治之。 处方:清半夏9g,陈皮12g,茯苓12g,枳实6g,菖蒲10g,远志10g,郁金10g,黄连5g,白芍10g,钩藤12g,菊花10g,决明子10g,炙甘草6g。7剂,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患儿眨眼、吸鼻较前明显好转,仍有耸肩、注意力不集中,舌边尖红,苔薄白,患儿服上方无不适,症状缓解明显,原方去黄连继服2周。 三诊:患儿眨眼、吸鼻、耸肩消失,大便干缓解,注意力不集中较前缓解,舌质正红,苔薄白,予上方去决明子,加党参、炒白术、砂仁、木香水泛为丸,丸剂服用2月余,患儿注意力不集中较前明显好转,冲动、多动好转,嘱家长不要给予孩子过多学习压力,应尽量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后随访未再复发。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一对一咨询老中医。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荨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痤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