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出现胃疼、烧心这些症状时,是否担心是胃癌来“敲门”?
据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临床发现,近65%的胃癌患者,发病前有4年以上的胃病史。
但胃癌早期症状并没有特异性,容易与胃炎、胃溃疡等常见胃病相混淆。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可能是向胃癌恶化的征兆。
胃疼:变得毫无规律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发病时的腹痛都有自身特点。一旦疼痛变得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癌变的发生。 烧心反酸:反复出现 胃会分泌胃酸,胃内容物都是酸性的,但食管为碱性,当酸性物质“跑”到食管后会腐蚀食管黏膜,导致“烧心”。“反酸”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口腔感觉到酸性物质。 体重:快速下降 如果短期内身体发生急剧恶变,体重会快速下降,体形有明显的消瘦,且吃药也完全无法缓解病情,这就可能是癌变信号。 肿块:坚硬、疼痛 胃病患者要多留意腹部情况,如果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就需格外警惕是否为癌,否则随着包块增大,会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后,不适感会大大增加,贻误治疗。 大便:黑色且原因不明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无法解释的黑便,可能表明胃溃疡出血或发生癌变,需要到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胃癌属中医的“积聚”“胃脘痛”“噎嗝”“反胃”的范畴,中医药在胃癌的治疗上发挥了独特优势。 胃癌初期与中期常选用莪术、三棱、桃仁、红花、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冬凌草、藤梨根、白英等以破血逐瘀、宣通脏腑。此类药物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能抑制肿瘤的生长速度,稳定病情。后期津液气血耗伤,《医林改错》云“肚腹结块者,必有形之血”,即气虚致血行不畅,血瘀凝滞不散,瘀结日久,可致癌瘤停聚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之中,耗伤人体津液阴血。后期可加用补气健脾、养血生血等药物,如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黄精等。 总之,运用中医药调理脾胃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是胃癌防治的重要手段。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养生的一大法则。如今胃癌的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所以胃部健康大家务必重视,如有不适应及早就诊,防止病情加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另外,建议普通人40岁做第一次胃镜,一切正常后每两年做一次;有基础疾病或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医案 患者,男,65岁。 自诉:胃胀伴进食困难10月余,加重7天。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进食困难,遂于2019年诊断为“胃癌”并行手术、放化疗治疗,部分食管及胃,上下残淋巴结病理示:瘤床处低分化腺癌,黏膜下可见腺癌浸润,术后症状改善,现胃脘胀满,进食困难,为求中医药治疗,遂来就诊。 症见:胃脘胀满,进食困难,腹胀,呕吐黏液,纳少,寐差,大便2~3日一行,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 辨证:胃痞病(浊毒内蕴证)。 处方:白芍30g,当归9g,百合12g,乌药12g,川芎9g,炒白术6g,茯苓15g,炒鸡内金15g,豆蔻12g,三七2g,半枝莲15g,半边莲15g,茵陈15g,黄连12g,黄芩12g,白花蛇舌草15g,苦参12g,板蓝根15g,绞股蓝12g,鸡骨草15g,川朴12g,枳实12g,香附15g,苏梗15g,砂仁15g,广木香9g,蛇莓12g,藤梨根12g,冬凌草12g,全蝎9g,蜈蚣3g,炒莱菔子12g。7剂。水煎服,日 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二诊:胃脘胀满缓解,进食困难减轻,腹胀稍减,仍诉进食后恶心,乏力,纳差,寐一般,大便1~2日一行,舌暗红苔中黄厚腻,脉弦滑。原方去冬凌草加黄芪15g,焦麦芽10g,焦神曲10g,焦山楂10g,焦槟榔12g。7剂。 三诊:患者自述胃胀明显缓解,诸证减轻,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原方去川朴、苏梗。随访该患者,一直口服中药,症状控制尚可。
胃酸是什么原因,怎么处理? 为什么我吃的很少,也会胃胀? 如何应对长期的胃部不适? 如果你有胃胀、反酸、烧心、胃痛等方面的困扰,可以一对一咨询老中医,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家!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