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临床上常见,多发于青少年,主要见于面部,影响容貌,会打击患者的自信心,甚至会对患者的日常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
痤疮的形成,从中医角度来说,是因为体内阳热过盛,气机旺盛,营血偏热,血热外蕴,气血瘀滞于皮肤所致。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老中医根治面部痤疮的秘方。
土茯苓汤 【原方】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生地黄10g、蝉蜕10g、七叶一枝花10g、银花藤15g、土茯苓10g、连翘10g、海螵蛸20g、浙贝母12g、甘草10g、柴胡10g、白芍10g、佛手10g、法半夏10g、枳壳10g、地骨皮10g。 【功效】清热解毒,宣肺泄热,疏肝调经。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中医认为,痤疮虽病位在表,但其发病与内在脏腑息息相关,只有五脏生理功能平衡,才能维持机体内外环境相对稳定。 临床辨证应局部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整体出发,从皮损辨“标”,从脏腑辨“本”,通过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使其“阴平阳秘”,标本兼治。 湿热体质的痤疮发生多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又由于青中年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较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产生粉刺。
中医辨证论治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治疗痤疮重在治本,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为广大患者和医生所接受。
中医学认为,疹属肺,斑属胃,阳明主肌肉。 若痤疮根深,则用五味土茯苓汤加桃仁、红花、牡丹皮加强活血之力。 由于本病常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女性常月经不调。若月经夹血块,用益母草;月经淋漓不尽,用茜草、仙鹤草凉血止血。
医案 邓某,女,20岁。 主诉:患者1年来反复出现面部痤疮,上有脓点,根部发红,不痒不痛,眠差,腰酸,大便1-2日一行,质硬。曾用多种护肤品,症状加重。 诊断:痤疮(心火炽盛)。 处方:五味土茯苓汤合两地汤加减。 外用药:姜黄消痤搽剂(30mL)。 二诊:服药7剂,面部痤疮暗淡,月经不畅,停后复行,量少,无腹痛,大便日1-2次,舌脉同前。上方加淮山药20g、莲子20g、仙鹤草15g、太子参10g、继服7剂。 三诊:服后,面部痤疮暗淡,脓点消,眠改善,大便成形。
陈顺涛主任多年从事中医皮肤科的临床与科研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一些皮肤疾病治疗有用的经验。 如果你有反复长痘痘、睡眠差、痤疮、湿疹等方面的困扰,可以一对一咨询老中医,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家!
接诊过的患者无数,他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