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以下这些体验:在电脑前埋头苦干一整天后,抬起头的那一刻,颈后传来一阵酸爽的刺痛,还带着隐隐的头晕?一觉醒来,脖子像是被“锁”住了,又僵又硬,转头都困难?手臂和手指也总是莫名其妙地发麻?这很可能就是现代人的“标配”——颈椎病悄悄找上你了。

颈椎病的症状与危害有哪些?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中医将其归为“项痹”范畴,很多人以为颈椎病就是脖子酸痛,实则不然,颈椎病的核心病机是 “不通则痛” 和 “不荣则痛”,其症状复杂多样,危害可波及全身。

颈部局部症状:

颈肩部僵硬、酸痛、胀痛,活动受限(无法自由转头、低头或仰头)。

颈部肌肉紧张,可触摸到条索状或硬结状的压痛点。

牵连上肢症状(神经根受压):

手臂、手指出现放射性疼痛、麻木、过电样感。

上肢力量减弱,持物不稳。

头部症状(椎动脉受压/气血不通):

头晕、头痛,尤其在转头时加剧。

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交感神经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

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慌、胸闷、耳鸣。

严重时可出现“颈性高血压”。

长远危害:

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持续的疼痛和不适影响工作、睡眠和情绪。

功能残疾:严重者可能导致上肢肌肉萎缩,行走不稳(脊髓受压),甚至瘫痪。

诱发他病:长期颈椎失稳会加速颈椎间盘退变,引发更严重的脊柱问题。

中医如何治疗颈椎病?

1. 中药内服:以下是陈医师常用针对气滞血瘀兼风寒湿型颈椎病的经典基础方,临床需根据个人情况加减。

方名:通痹定痛汤

治法:活血化瘀,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组方:葛根(20g): 解肌发表,为治疗颈项强痛的要药。桂枝(10g): 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白芍(15g): 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川芎(12g):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上行头目”,善治头部及肢体疼痛。羌活(10g): 祛风湿,散寒邪,利关节,善治上半身痹痛。姜黄(9g): 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尤擅治疗肩臂痹痛。威灵仙(10g):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软化骨刺。甘草(6g): 调和诸药。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早晚温服。

方解:本方以葛根、桂枝舒筋解肌,直达颈项;川芎、姜黄活血行气;羌活、威灵仙祛风除湿;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通”与“荣”之效。

2.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颈夹脊、风池、肩井、天宗、后溪等穴位,疏通经络,迅速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3. 推拿正骨: 运用滚、按、揉、拿等手法放松颈部肌肉,再以专业正骨手法调整小关节错位,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此操作必须由专业医师进行,切勿自行模仿。

4. 外用良药——贡方堂金络油

在众多外用剂中,贡方堂金络油是缓解颈部急性疼痛与僵硬的佼佼者。它秉承古方,精选多种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草药精华制成。

作用机理: 其药效能透皮吸收,直达病所,快速起到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行气活血的作用。

使用时机: 感到颈部僵硬酸痛时,取少量金络油涂抹于颈后及两侧肩井穴,轻轻按摩至发热。能迅速缓解肌肉疲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是办公室和家庭必备的“舒颈神器”。

5. 拔罐与刮痧: 在颈肩部拔罐或刮痧,可以祛风散寒,拔出“痧毒”,对风寒湿型的颈椎痛效果尤佳。

医案

患者:万先生,40岁。

病史:长期伏案工作,近三个月颈肩部僵硬疼痛加剧,伴有右手麻木,头晕,转头时尤甚。舌质暗,有瘀点,苔薄白,脉弦涩。

诊断:项痹(气滞血瘀,兼感风寒)。

治疗:

针灸:取颈夹脊、风池、肩井、外关、合谷穴,隔日一次。

推拿:每周两次,放松肌肉,调整筋络。

中药:以上述通痹定痛汤为基础,加全蝎3g以增强通络搜风之力,服用7剂。

外用:嘱其每日工作间隙涂抹贡方堂金络油并轻轻按摩。

疗效:一周后复诊,疼痛麻木感减轻大半,头晕消失。续以原方加减调理两周,症状基本消除。嘱其坚持日常养护,以防复发。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