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
组成:黄芪、大枣、白芍、炙甘草、饴糖、桂枝、生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温胃。
主治: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主方。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熨,自汗,脉虚。
加减:若泛酸者,可去饴糖,加吴茱萸暖肝温胃以制酸,另可再加瓦楞子。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干姜、陈皮、半夏、茯苓等以温胃化饮。如阳虚寒甚而痛甚,可用大建中汤建立中气,或理中丸以温中散寒,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诸症悉除。如寒象不明显,以脾胃虚弱为主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以益气健脾,行气和胃。
医案
患者:周女士,48岁
主诉:胃脘部疼痛不适反复发作5年余,近1周加重。
初诊:患者于5年前因饮食不节后出现胃胀不舒,时轻时重,多食、饥饿、受凉后加重,未予系统用药治疗。
现症:胃脘部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者缓,进生冷饮食症状加重,伴泛酸嘈杂,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寐尚可,二便如常,舌淡暗,苔薄白,脉虚弱。
诊断:胃溃疡(胃痛)。
证属:脾胃虚寒、瘀血阻络,
治以:温中补虚,活血止痛。
开方: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二诊:服药后胃脘部隐痛减轻,泛酸嘈杂消失,空腹、进生冷饮食仍觉不适,纳呆改善,四肢倦怠,手足不温,二便正常,舌脉同前。服上方去煅瓦楞,加三棱。服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三诊:胃脘部隐痛减轻,但食后胀满明显,舌淡暗,苔薄白,脉虚弱。在二诊方基础上川厚朴加量为6g。服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结果:胃脘部隐痛消失,食后胀满明显好转。查胃镜未见溃疡。
中医治病讲究方症结合,对症用药,并不是将名方照搬使用就能治病,需诸药合用,君臣佐使,才能共凑奇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一对一咨询老中医。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荨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痤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