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是身体的根本,阳气受损,人就会萎靡不振、虚弱乏力、畏寒怕冷、头晕健忘,以至于各方面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很多人都有四季手脚冰凉、怕冷、易困、失眠、焦虑等状况,殊不知,这些可能都是“阳气受损”引起的!
因为天气炎热,很多大人、小孩仍然狂吃西瓜、冰沙、啤酒等性寒冰凉的食品。按道理,天气太热可以适当吃少许来对抗暑热。但是不考虑节气过度食冷饮的话,就会损伤阳气而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贡方堂中医妇科主治医师李遹介绍,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的时候更应该补足阳气,像三伏贴、三伏灸等,就是在补充阳气。如果阳气没养够,到了秋冬季需要用阳气的时候,就会因阳气不足出现许多寒证症状。
她说,夏天过多地吃冰凉食品,损伤的是脾胃或者肾的阳气。如果损伤的是脾胃的阳气,到冬天就容易出现腹痛、拉肚子、恶心等症状。有的老年人肾阳受损,会出现腰酸、腰痛、关节痛、全身畏寒等症状。
阳气受损会有哪些表现?
温煦功能减退:“血得寒则凝”,则出现四肢不温,畏寒,怕冷、顽固痛症等;
防御功能减退:无力抵御外邪则易感致病,出现反复感冒、鼻炎、哮喘、过敏性疾病等,阳气不足抗邪外出,病后缠绵难愈,且康复后容易复发,常见于各种慢性疾病;
气化推动功能减退:精力不足,容易疲倦,工作效率低下;
精微物质疏布受阻:则致失眠、头昏等症;
阳气虚损,血和津液运行动力不足:则继生瘀、痰、湿等病理产物,生成包块、结节、肿瘤、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等疑难杂症。
下面十大耗伤阳气的恶习应当尽量避免:
一、非时作息,阳不归根
古人道法天地,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天地的作息保持一致,故能神清气足精满。
今时之人不然也,有了电灯的照明,有了电视、电脑等娱乐设施,人们已习惯于晚睡,罕有亥时入睡,甚至子时还在“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而子时为一阳生,为阴阳交替之时,若不能入睡,直接损伤的是坎中一阳,长此以往,坎阳亏虚,各种疾病应运而生。
二、嗜食寒凉,兼好甜辣
现代人受西方营养学的影响嗜食生冷水果,由于冰箱的普及,人们为求刺激口腔好食冰冻食品,尤其喝冷饮之风流行,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尤其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散,胃肠反而呈虚寒状态,故夏季应饮食清淡、温食热饮。
若是以生冷食物冷饮来解暑,则是犯了“虚虚实实”之误,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出现腹痛、腹泻、乏力、消瘦等症;喜食甜腻厚味,人体无法运化致痰湿内生,湿为阴邪,且重着粘滞,阻碍阳气的运行,导致阳郁阳虚;嗜食辛辣使人精神亢奋,阳气过分地耗散,也会导致阳气亏虚。
三、人造贼风,夏月伤寒
《内经》中提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圣人避风如避矢石”,可见古人对风邪是防范有加的,因为风邪不但为百病之长,也是六淫之先行官,风邪侵犯肌表以致表虚,接着其他邪气就可以乘虚而入,尤以寒气对人体的伤害最大,寒邪属水能灭火,最伤人阳气,而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张仲景著《伤寒论》而成医圣,可知谨避风寒之重要性。
冬季外界寒风凛凛、水冰地坼,但人体毛孔收紧加上厚衣覆体,风寒之邪并不易侵犯人体,而夏季阳气外散毛孔开泄,无异于门户大开,此时若立即吹电扇或进入空调房,风寒之邪就会直入肌肤、筋脉、骨节,若不及时排出寒气,更会侵犯六腑五脏,乃至成不治之症,可见人为邪气对人体之伤害远甚于自然之气。
四、运动不当,得不偿失
现代人崇尚“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身体不适或是生病时往往认为是缺乏运动所致,于是开始定时定量、持之以恒地运动,但大部分人并未因运动得益,这是不明运动原理及不合理运动导致的。
卢崇汉 先生在《扶阳讲记》中提到“动能生阳,也能耗阳”,其实运动的本质是加强气血的流通,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或为饮食厚腻,或为久坐不动,或为思虑过度,但绝不适合于气血大亏之人,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阳气耗散致阳气更虚。
另外运动属生发,应该是春夏白昼之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晚上运动健身,看似弥补了白日的运动不足,其实是违反了“生长收藏”之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要“无扰乎阳”、“无泄皮肤”,冬季大量运动出汗影响了阳气的收藏,尤其使 肾阳 受损。
五、房事不节,肾阳亏损
现代人的性生活比以前明显增多,这和是商业社会有关,因为可以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电脑、电视、书籍、杂志无处不在宣传男女之事,《老子》曰“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而现在到处是可欲,目见耳闻使人体的肾阳长期浮越在外。
房事不节使人的肾精亏虚,精亏则难于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表现为乏力、畏寒、腰冷痛、五更泻、双目无神、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等。
六、工作烦劳,阳气外张
今人工作繁忙、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烦恼也增多,《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
人体阳气依靠物质和精神的刺激长期在外工作,不知及时休息,一方面会导致阳气的亏虚,另外,阳气太疲劳导致无力入阴收藏,造成失眠,甚至神经衰弱,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
七、物欲难止,壮火食气
当今社会的主旋律是发展和消费,两者都在不断增加人的欲望,欲望是精神之火,而且是邪火壮火,《内经》提到“壮火食气”,故欲望也会消耗人体正气。
《老子》告诫我们要少欲知足,要“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其实就是减少我们的欲望,从而节省阳气,不让其过早的消亡。
八、滥用西药,抗生伐正
当前国内医疗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抗生素的滥用,抗生素性属寒湿,口服主要损伤脾胃阳气,会导致胃寒、纳差、呕吐、腹痛、腹泻等症,而静脉用药直接进入血管,还会伤及心阳,引起水气凌心证。
激素则使人的肾阳直接外越,看似效果明显,其实是肾阳的透支,损害到人体的远期健康;还有其他的化学药物若去除糖衣或胶囊后都呈苦味,苦味伤脾胃阳气,长期服用西药必定脾胃阳虚。
都说养生就是在养阳气,阳气足身体才会健康,贡方堂国医馆提醒大家,日常一定要做好补充阳气的准备。
平时适当地去运动,抽空去晒晒太阳,做好保暖工作,经常吃一些有助于温补的食物,比如韭菜、羊肉,或有助于补充阳气。必要时咨询专业的医生,注意日常避免这些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