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上总是有黄色黏腻的分泌物,还带着一股刺鼻的臭味,即便每天清洗,异味仍挥之不去,这是怎么回事?

白带黄有臭味是什么病?

1、西医视角:炎症与感染作祟

从西医角度来看,白带黄、有臭味往往是生殖系统炎症的典型表现。阴道炎(如霉菌性、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会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衡,细菌、滴虫等病原体大量繁殖,引发白带性状改变。此外,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积脓等疾病,也可能使白带出现异常,严重时还可能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

2、中医解读:湿热下注,带脉失约

在中医理论中,白带异常被称为 “带下病”。《傅青主女科》中记载:“夫带下俱是湿证。” 白带黄臭多因脾虚生湿,湿郁化热;或外感湿热之邪,流注下焦,损伤带脉,导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从而出现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异味等症状 。就像一条原本清澈的溪流,被湿热的 “淤泥” 污染,变得浑浊不堪。

白带病中医怎么调理?

南昌贡方堂中医门诊部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白带黄有臭味在中医属“湿热下注”的问题,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3味药的经方——当归贝母苦参汤,以这个方子为基础方,进行灵活化裁,能治各种妇科炎症!

归贝母苦参汤由当归、贝母、苦参三味药组成。

方中当归补血活血,调理冲任,使气血运行通畅,正如 “气血调和,百病不生”,为治疗带下病奠定基础。

贝母清热化痰散结,可清解下焦湿热之毒,缓解白带黄稠的症状。

苦参苦寒,是燥湿清热的良药,能有效清除下焦湿热,减轻白带异味与阴痒。三味药配伍,共奏清热利湿、养血调带之功。

加减妙用:若脾虚明显(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加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增强祛湿之力;若湿热较重(白带黄绿、阴痒难耐),加黄柏、龙胆草加强清热燥湿;若伴有腰酸腹痛,加川断、杜仲补肾强腰,调畅气血。

医案

患者:张女士,34岁。

主诉:带下黄臭反复一年多。

初诊:白带量多、色黄如脓,气味腥臭,还伴有外阴瘙痒、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症属:湿热下注证。

开方:当归贝母苦参汤加减。加黄柏 9g、苍术 9g、车前子 12g(包煎),加强清热利湿的功效。同时叮嘱张女士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之物。

二诊:服药3剂后,张女士明显感觉白带量减少,异味也有所减轻,外阴瘙痒缓解。继续守方治疗,加入薏苡仁 15g、芡实 12g,健脾渗湿,巩固疗效。

结果:第2周:症状基本消失,复查白带常规恢复正常。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