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镜中浮肿的双眼皮,午后困到粘在键盘上的眼皮,深夜小腿一按一个坑的凹陷——这不是暑热作祟,而是湿邪在体内开起了派对。当空调冷饮加剧痰湿体质,当舌苔厚腻如发霉的豆腐,你需要的不止是红豆薏米水,而是一场从经络到脏腑的‘祛湿突围战’

湿气重的表现有哪些症状?

1、身体困重:

如果患者出现湿气重的情况,通常会阻碍人体的气血运行,身体得不到足够的气血滋养,从而出现身体困重。

2、舌苔厚腻:

湿气上泛于舌,导致舌苔增厚,而湿气阻碍脾胃运化,引起浊气上升,使舌苔变得腻而不清爽。

3、食欲不振:

由于湿邪困脾,一般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患者的消化能力下降,出现食欲不振。

4、大便黏腻:

湿气通常会下注肠道,影响肠道的传导功能,出现大便黏腻,表现为大便不成形,黏滞在马桶上不易冲净。

5、脱发/皮肤油腻:

湿气内蕴,影响体内油脂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脱发很油,皮肤油脂分泌过多,出现油腻、长痘等情况。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夏天是祛湿黄金期,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6个祛湿方,从表及里,一个比一个祛湿能力强!

阶段一、麻黄加术汤——湿在皮

它是由麻黄、杏仁、桂枝、白术、甘草组成。这个方主要针对的就是湿在皮。

那湿在皮往往容易引起湿疹、脂溢性皮炎、荨麻疹,出现瘙痒难耐的问题,除此之外这个方还可以调理头痛如蒙,寒湿郁滞肌表,不出汗,发热等问题。

阶段二、桂枝附子汤——湿在表

它是由桂枝、生姜、附子、炙甘草、大枣组成,主要针对的就是湿在表证。

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身体发热,有轻微的恶寒、头晕脑袋胀,手脚酸痛,口水比较黏,胸膈胀痛,大便也比较稀,舌苔又比较白腻等,方子主要是通过补阳从而祛湿散寒的。

阶段三、麻杏薏甘汤——湿在肌肉

它是由麻黄、杏仁、甘草、薏苡仁组成,主要针对就是湿气已经由表到肌肉的问题。

湿在肌肉就会引起肌肉酸痛,疲劳,关节疼痛,关节容易肿胀,身体比较疲倦的问题,而这个方则可以解表祛湿。

阶段四、甘草附子汤——湿在关节

它是由甘草、附子、白术、桂枝组成,主要就是祛除湿进入到关节引起的行动不便,下肢酸软无力,甚至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痛风,小便不利,经常出汗,气短等问题可以参考。

阶段五、防己黄芪汤——湿在血液

它是由防己、黄芪、白术、甘草、生姜组成,能够益气祛风,健脾利水,对于湿在血液引起胸闷,血瘀,四肢比较容易麻木,疲乏无力,关节或者手脚冰凉,身体沉重,怕风,出汗多,急性风湿病等问题可以参考。

阶段六、白术茯苓厚朴汤——湿气在脾

它只有白术、茯苓、厚朴3味药组成,能够调理脾胃,祛除湿气,同时也能疏通气机,消除胀满,尤其是湿在脾引起的上腹胀满、容易恶心、食欲减退、大便不成形,经常拉肚子,嗓子痰多,身体比较乏力,舌苔厚腻等问题,可以参考。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