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白天提不起来兴趣,打不起精神?这是很多更年期女性的常见症状,称为更年期失眠。那么,更年期失眠是什么原因?又该如何应对呢?

为什么更年期女性普遍会失眠?

  • 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

更年期的女人失眠超过70%以上都是由于雌激素减少,内分泌变化所致。因为雌激素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雌激素缺乏时,大脑的抑制过程减弱,兴奋过程相对过高,两者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时,便表现为失眠。

  • 情绪暴躁,心绪难平

从心理应激反应上来看,女性在经历更年期阶段时,耐心不足、易躁怒。自我都明显能感觉到,以前看得惯的事情,现在开始挑剔、看不惯,这样的情绪产生后,也会加重失眠的症状。

  • 潮热发作对睡眠的干扰

突然间的出汗或者被热醒,也打乱了原本的睡眠时间,更易造成原本睡眠质量不高的人情绪更加抑郁或暴躁。想睡觉,却由于生理原因无法安眠。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其实很多女人进入更年期之后都会出现失眠、烦躁的情况,这在西医上叫做神经衰弱,在中医上则是肾精不足,心肾不交

这个时候只要把肾精补足,让心肾之间的水火能够共济,更年期也就能顺利过去了,女人也会迎来精彩的后半生。但如果没有好好过去,那将是一道难过的坎,让女人的后半生尤为艰难。

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就有记载治疗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的良方——甘麦大枣汤

在中医理论中,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脏躁”病的范畴,甘麦大枣汤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为治疗妇人“脏躁”的专方,受到历代诸多医家的推崇。

组成

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10枚。

功效

养心安神,柔肝缓急。

主治

心阴受损,肝气失和之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哈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微数。

方解

浮小麦(君药):甘凉,养肝补心,除烦安神;甘草(臣药):甘平,补养心气,和中缓急;大枣(佐药):甘温,益气和中,润燥缓急;三药合用,甘润滋补,养心调肝,共奏养心安神,和中缓急之功。

医案

李某,女,48岁。

主诉:阵发性烘热汗出伴睡眠障碍3个月。患者既往月经规律,周期正常,1年前开始出现月经周期紊乱,前后无定期,半年前月经停闭,至今未再次来潮。3个月前,患者无诱因出现阵发性烘热汗出,发作时似乎有一股暖流刺激全身,时发时消,起初尚且能够忍受,后自觉发作时强度增大,且频率增多,伴面色少华,睡眠不佳,以入睡困难为主,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失眠。中医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不寐

辨证:肝肾亏虚,郁热内扰,心神不安。

治法:滋补肝肾,清热疏肝,养心安神。

方用滋水清肝饮加减:炒栀子10g,当归15g,白芍18g,北柴胡12g,生地黄15g,山萸肉30g,山药18g,茯苓15g,泽泻12g,牡丹皮10g,醋延胡索30g,百合30g,炒酸枣仁18g,合欢皮24g,合欢花12g,玫瑰花12g。5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3次水冲服,午饭后、晚饭前、夜休前各一次。

二诊:患者就诊时诉服药后效果非常好,5剂药后症状即消失近90%,现伴有轻微烦乱,舌脉同前。考虑到基本病机并无改变,故守前方去延胡索、合欢皮,加淡豆豉18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午饭后、晚饭前、夜休前各一次。

3月13日患者介绍朋友前来调理身体。询问得知前后服药12剂,诸症均消失,且停药后未出现症状反复。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