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出现头发稀疏、脱落增多,每次洗头梳头一把一把的掉,严重影响心情和美观!
南昌贡方堂陈顺涛医师指出,“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长依赖于血液的滋养,而血的生成与运行又离不开气的推动和固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具有推动、温煦、固摄等作用。当人体气虚时,气血生化不足,无法充分濡养头发,就会导致头发失去滋养而脱落。
气虚脱发与其他脱发有何不同
区别于湿热或血瘀脱发,气虚型脱发有其鲜明特征:
头发状态: 发丝细软易断,整体稀疏均匀,发际线可能后移但非骤然。
典型症状: 常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易出汗(活动后尤甚)、食欲不振、易感冒。
舌脉特征: 舌质淡嫩、舌边或有齿痕,脉象细弱无力。
关键病机: 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发失所养。
中医调治,标本兼顾
临床中治疗气虚脱发,遵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佐以养发”原则,常采用以下综合方案:
核心方药 - 补中益气汤化裁:
基础方: 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人参/党参(补益元气)、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补中调和)、当归(养血活血)、陈皮(理气防滞)、升麻、柴胡(升举清阳)。
陈医师临证加减: 头发干枯加何首乌、枸杞子滋养精血;兼有湿气苔腻加茯苓、薏苡仁健脾利湿;睡眠差加酸枣仁养心安神。
膳食调养 - 补气生发:
黄芪炖鸡汤(取黄芪30克,母鸡半只,温补气血)。
山药莲子粥(山药、莲子、粳米,健脾益气养胃)。
红枣枸杞茶(红枣、枸杞,补气养血)。
避免生冷寒凉、油腻难消化食物损伤脾胃之气。
外治法辅助 - 疏通经络:
梅花针扣刺: 轻叩头皮脱发区域,以局部微红为度,激发局部气血。
中药外洗/涂擦: 选用含侧柏叶、生姜、当归等成分的制剂,促进头皮血液循环(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头部按摩: 每日早晚用指腹从前额到后枕部轻轻叩击、按揉头皮数分钟。
生活筑基 - 养气固本: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耗气。
适度运动: 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和缓运动,微微汗出即可,忌大汗淋漓。
调畅情志: 减少思虑过度,避免长期精神压力损伤脾气。
医案
医案
患者:周女士,29岁,家庭主妇
主诉:产后6个月出现前额发际线后移,头皮油腻。
辨症:气血亏虚兼湿热
开方:归脾汤加减内服,配合梅花针治疗
反馈:3个月后,发际线处长出密集绒毛,发量恢复至产前 80%。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