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忽然发现手指变得没那么灵活了,不仅在弯曲时感到卡顿,动起来还有些疼痛,有时还会出现弹响……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患上了手指腱鞘炎

什么是腱鞘炎?

手指腱鞘炎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慢性劳损性、积累性疾病,任何手指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拇指、中指及无名指。具体表现为手指屈伸不灵活,伴有卡顿感,并出现“咔哒”的弹响声,甚至出现明显的痛感。

本病好发于拇指,少数患者可累计多个手指。女性多于男性,中老年发病较多,但也有小儿患先天性腱鞘炎者。

腱鞘炎有哪些症状?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手腕疼

起病缓慢,表现为手腕部缓慢性疼痛,并且可以放射至手、肘、肩部。活动腕部时疼痛加剧,还可在手腕部摸到疼痛性的结节。

2、指屈肌腱鞘炎——手指疼

起初,患者可在晨起发现指关节僵硬、疼痛,缓慢活动后症状可以消失,随着病情的发展,疼痛愈加明显,活动关节时还会听到弹响的声音,有时候能在皮下摸到疼痛性的结节。此外,患者由于疼痛而不敢活动关节,关节通常保持屈曲(缩起来)的状态。

新加坡贡方堂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风寒湿阻型 :症状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畏风恶寒、得温痛缓、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紧等。治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用蠲痹汤加减,如《中医知识》中提到的羌活、独活、桂枝、防风等药物,可有效驱散风寒湿邪,通畅经络,缓解疼痛。

气血瘀滞型 :主要症状为局部肿胀、疼痛明显、活动受限、紫暗或瘀斑、舌质暗红或有瘀点、脉涩等。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选用血府逐瘀丸或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药物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散瘀血,减轻疼痛和肿胀。

肝肾亏虚型 :患者常出现疼痛反复发作、活动受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症状。治以补益肝肾、强筋健骨,方用六味地黄丸或补肾壮筋汤等,通过滋补肝肾,增强筋骨的强度和韧性,从根本上改善腱鞘炎的发病基础,促进病情的恢复。

另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针刺,如阿是穴、合谷、太冲、曲池、阳溪、列缺等。

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疏通经络气血,调和阴阳,达到止痛、消肿、改善局部功能的目的。

专业的推拿医生还可运用各种手法,如揉法、滚法、按法、搓法、擦法等,对患处及周围组织进行按摩。推拿按摩可放松肌肉,缓解肌腱与腱鞘之间的压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松解粘连的组织,恢复肌腱的正常滑动功能。在按摩过程中,还可以配合关节的屈伸、旋转等被动运动,以增强治疗效果。

王某,女,46岁,因干农活后出现右拇指屈伸疼痛伴活动受限1年,曾于当地卫生院针刺2次未见好转。

查体:右拇指屈伸受限,按压右侧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压痛明显,桡侧腕长伸肌有紧绷感,稍有轻压痛。

诊断:右拇指腱鞘炎

处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针刺疗法(干针),3次/一疗程,患者行一疗程治疗后拇指活动已无障碍,时稍有疼痛,嘱其平日加强功能康复训练。

半个月后回访患者反馈拇指活动灵活,已无疼痛和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