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四十,您是否感觉身体正悄然发生一些变化?毫无预兆的潮热汗出、深夜辗转难眠、或是情绪如坐过山车般起伏不定……这些可能都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身体进入特殊转换期——更年期的信号。
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有哪些?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1. 月经改变:
月经周期紊乱:提前或推后,经期延长或缩短。
经量变化:量多、量少甚至突然停止。
2. 血管舒缩症状(最典型):
潮热、盗汗:胸部、颈面部阵阵发热,继而汗出,每天发作次数不等,夜间尤甚,严重影响睡眠。
3. 精神神经症状:
情绪波动:心烦易怒、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多疑善感。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眠浅易醒、多梦。
4. 躯体感觉症状:
心悸心慌:莫名心跳加速,需排除心脏器质性问题。
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皮肤蚁行感。
简单说,更年期综合征的核心是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阴液少了→内热重→潮热、盗汗、口干;
肝阴不足→肝气乱→情绪差、失眠;
肾阴亏虚→滋养不够→关节痛、泌尿不适。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怎么治疗?
针对更年期综合征 “肝肾阴虚、肝气不舒” 的核心问题,万倩雯医生在临床中常用清代医家魏之琇的经方 —— 一贯煎,结合患者症状加减,很多女性用后反馈潮热少了、睡得香了,情绪也平和了。
一贯煎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组成。
方中北沙参、麦冬、生地黄是 “滋阴三剑客”,能补充身体缺失的阴液,像给干燥的大地浇水,缓解潮热、盗汗、口干;当归、枸杞子补肝肾、益精血,滋养关节和泌尿器官,减轻关节痛、干涩;搭配少量川楝子,能梳理郁结的肝气,缓解烦躁、情绪差,但又不会像其他疏肝药那样 “耗阴”,避免越疏越虚。
加减妙用:潮热重的加地骨皮、青蒿清热;失眠严重的加酸枣仁、百合安神;关节痛的加桑寄生、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阴道干涩的加女贞子、墨旱莲滋阴润燥。
医案
患者:郭女士,51岁。
主诉:近一年来月经紊乱,现已3个月未至。每日阵发性潮热汗出7-8次,夜间尤甚,衣被常湿,导致睡眠极差。同时伴有心烦易怒、口燥咽干、双目干涩、大便偏干。
初诊:舌质红,苔少,脉弦细数。
辨证:肝肾阴虚,肝气郁结。
治法:滋阴疏肝,清热安神。
开方:一贯煎加减(生地、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地骨皮、酸枣仁、茯神等),14剂,每日1剂。
医嘱: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辛辣燥热食物,可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滋阴之品。
二诊:潮热盗汗次数减半,睡眠质量大幅提升,口干烦躁感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微调后继续服药14剂。
结果:诸症基本平稳,情绪开朗,身体感觉轻盈许多。万医师为其改为膏方调理,以巩固疗效,平稳度过更年期。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