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情,能比月经总是滴滴答答不干净更让人烦心?月经来了半个月还没干净怎么办?怎么才能止血?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月经淋漓。
月经一直不干净是什么原因?
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是3~7天,间隔为21~35天。如果你的月经时间大于7天,小于15天时,就叫经期延长;当经期时间大于半个月,就叫淋漓不尽了,中医上也叫崩漏。
来月经出血,其实是子宫内膜脱落的过程。非孕期的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在激素的作用下,每个月都会自然脱落、出血、排出体外,等内膜脱落完毕,出血就会自然停止。
但如果月经期间因为一些原因,打破了子宫内膜正常脱落的节奏,就会出现经期延长的状况。
一些内分泌疾病是月经淋漓不尽的常见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问题,会导致卵巢无法正常排卵或黄体功能不足,出现子宫内膜零散脱落,脱落处又因雌激素刺激反复修复的情况,从而淋漓出血。
子宫局部病变也会导致经期延长和不规律出血。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问题会阻碍子宫内膜脱落和子宫收缩,导致经血排不干净,像「没拧干的毛巾」一直滴水;而且一些病变部位血管丰富、脆弱,月经后期修复时也容易反复出血。
另外,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熬夜、不规范服用药物(如避孕药、抗凝药)、宫颈炎症、凝血功能异常或宫内节育器刺激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月经一直不干净。
月经淋漓不尽怎么治?
南昌贡方堂中医妇科专家陈顺涛表示,中医将本病称为崩漏。如果月经断断续续总是不干净,甚至淋漓不断至下次月经周期,出血量时多时少,称为“崩漏”,量多者为“崩”、“崩中”,量少者为“漏”、“漏下”。
中医在治疗月经淋漓时,不是单纯的止血,首先要辨别虚实,虚实不同,治疗方法也有差异。
说实证,指的是阳盛血热、肝郁血热、瘀血内阻,治疗需要“疏肝解郁、清热止血”;
虚证一般是脾肾两虚、阴虚血热,治疗需要脾肾同调、滋阴清热;
所以总结下来,月经淋漓有“虚、热、瘀”三种,病机往往比较复杂。一般“脾肾两虚及肝郁”是月经淋漓的根本原因,所以治疗需脾肾同补,注重后天滋养先天,还要疏肝解郁。
中医辨证论治
脾肾两虚证
【证候】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淋漓不净,量多,色淡,质清稀,神倦嗜卧,倦怠乏力,动则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腹满食少,气短懒言;或伴月经量少,经色淡,质清稀,心悸少寐,头昏眼花,面色萎黄或㿠白,纳少便溏,唇舌色淡,苔薄白,脉虚弱或细弱。
【治法】补气养血固冲,健脾补肾止血。
【方药】固冲汤加减。
阴虚血热证
【证候】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淋漓不净,量少,色鲜红,质稠,形体消瘦,潮热,颧红,心烦,手心灼热,咽干口燥口干,舌质红少津,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调经止血。
【方药】两地汤加减或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减。
湿热蕴结证
【证候】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经血淋漓日久不净,经量少,色暗如败酱,混杂黏液,气味秽臭;平素带下量多,色黄臭秽,小腹胀痛,腰骶部疼痛;舌质红或淡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或以清热解毒为主,主要根据湿热的轻重,佐以除湿,或清热与除湿并重。
【方药】红藤薏苡败酱散加减。此方长期应用易伤脾胃,因此要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服药时间宜选择在饭后半小时,不宜空腹服用。
血瘀证
【证候】经期延长至7天以上,或淋漓半月方尽,经色紫黯有块,经前淋漓不畅,可伴量多,但多为经来量少,色暗有块,或经来通畅后淋漓不净;小腹疼痛拒按,面色晦黯,下腹部胞中结块,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活血消癥散结,化瘀止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注意:
服中药需要专业中医生开具,遵医嘱服药哦。血止后还需复诊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