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紊乱、体重失控、痘痘频发、久备不孕?如果你有这些困扰,那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症在作祟。

多囊卵巢是怎么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中医不把多囊卵巢看作“单一病症”,而是“体质失衡的信号”,常见的诱因都和现代女性的生活习惯脱不了关系。

1. 痰湿“堵”住了卵巢——吃出来的问题(最常见)

奶茶、蛋糕、油炸食品常不离手?这些甜腻、油腻的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让身体里的“痰湿”排不出去。痰湿就像“小淤泥”,堵在子宫和卵巢周围,影响卵泡发育,月经自然就乱了(比如周期变长、经量变少)。

这类女性常有的表现:体型偏胖、肚子容易胀、大便粘马桶、舌头胖嘟嘟的还有齿痕。

2. 肝气“郁”住了气血——压力熬出来的问题

加班、备孕焦虑、家庭琐事…… 长期压力大,容易让“肝气”郁结。中医里“肝主疏泄”,肝气堵了,气血就没法顺畅跑到卵巢,卵泡长不熟、排卵推迟,甚至不排卵,慢慢就成了多囊。

这类女性可能会:脾气容易急、胸口发闷、睡不好多梦、脸上爱长痤疮。

3. 脾虚“弱”了根基——懒出来的问题

久坐不动、不爱出门散步,脾胃功能会慢慢变弱。中医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弱了,给卵巢“供能”的气血就不够,卵巢“没力气”工作,自然会出问题。

这类女性常觉得:容易累、没精神、吃点东西就腹胀、月经量越来越少。

多囊卵巢中医怎么治疗?

既然多囊多和‘痰湿、瘀滞’有关,调理就要从‘化痰、活血、调脾胃’入手。”万倩雯医师称,芎归二陈汤是她常用的方子,看似简单,却能精准对症。主治肥胖多痰、月经后期

芎归二陈汤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川芎、当归组成。

方解

半夏辛温而燥,是方中的主力。它最擅长燥湿化痰,直接清除停滞在体内的痰湿,同时还能和胃降逆,防止痰湿上逆引起的恶心、胸闷。

陈皮辛苦温,主要作用是理气行滞。中医理论认为“气顺则痰消”,痰湿的产生往往与气机运行不畅有关。陈皮通过梳理气机,帮助半夏更好地化痰,同时它本身也有燥湿化痰的功效。

茯苓甘淡平,功能健脾渗湿。脾主运化水湿,脾虚才是生痰的根源。茯苓一方面通过渗湿利水,使已经形成的湿邪从小便排出,即“给邪以出路”;更重要的是它能健脾,从根源上杜绝痰湿的再生。

川芎辛温,是“血中气药”。它性善走窜,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开郁。对于多囊患者,痰湿阻滞经络,必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形成瘀血。川芎强大的活血行气力量,可以冲破痰瘀的阻碍,唤醒沉睡的胞宫(卵巢和子宫),促进排卵和月经来潮。

当归甘辛苦温,是“血中圣药”。它最大的特点是补血活血。一方面,它能滋养因长期月经不调而耗损的阴血;另一方面,它又能辅助川芎活血,使活血而不伤血。体现了“攻补兼施”的原则。

甘草甘平,既能调和诸药,又能补脾和中。

加减妙用:对于兼有血瘀痛经者,加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对于痰湿严重者,合苍附导痰汤(苍术、香附、陈皮、茯苓、半夏等)加减,以燥湿化痰。

医案

患者:李女士,28岁。

主诉,备孕1年未孕,周期45-60天,经量少到只用护垫,偶尔痛经。

症状:体型微胖,早上起来痰多,吃点东西就腹胀,脸上反复长痘。B 超显示双侧卵巢卵泡数 14 个/侧,性激素提示睾酮偏高。

初诊:舌淡胖、苔白腻,脉滑缓,

症属: 痰湿阻滞、气血瘀滞。痰湿堵了卵巢,气血跑不动,所以月经乱、不排卵。

治以:燥湿化痰、养血调经。

开方:芎归二陈汤加减(川芎 9g、当归 12g、姜半夏 8g、陈皮 10g、茯苓 15g、炒白术 12g、苍术 8g、益母草 15g)。

用法:每天1剂,水煎温服,早晚2次服用。少吃甜腻 + 每天快走 30 分钟。

二诊:服药7天后腹胀减轻,痰多的情况消失,脸上痘痘少了。稍微调整药方继续服用。

结果:服药第22天月经来了,经量比之前多了1倍,没痛经;2个月后月经周期缩短到35天,复查B超,卵泡数降到10个/侧;3个月后月经稳定在32天,性激素恢复,正常停药了;第4个月监测到成熟卵泡,当月成功受孕。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