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是女性生命进程中一个自然的生理转折点,也是每个女性必经之路,很多人对此会感到担忧和害怕,总感自己年华老去,每日心烦意乱,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因肾气渐衰、天癸将竭、阴阳失衡而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

更年期的症状有哪些?
核心症状:
月经改变:月经周期紊乱,经量骤增或骤减,最终停闭。这是“天癸竭”最直接的体现。
潮热盗汗:一阵阵发热感从胸部涌向头面,继而出汗,汗后畏寒。这是肾阴不足,无法制约阳气,导致虚阳上浮的典型表现。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肾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其华在发。肾精亏虚则骨骼失养,脑髓不充,故见此类症状。
累及他脏的症状:
心系症状:心悸、失眠、多梦。
肝系症状:烦躁易怒、抑郁胁痛。
脾系症状:食欲不振、浮肿、便溏。

中医如何调理?
针灸治疗:常选用关元、三阴交、肾俞、太溪、神门等穴位,以调节冲任、补肾宁心。
食疗与药膳:利用食物的性味来辅助调理,如用黑豆、桑葚、百合、小麦等。
在中药治疗中,根据辨证分型,选用经典方剂,这是治本之策,今天陈医师给大家带来一款经典方,知柏地黄汤。
在众多调理更年期的方剂中,知柏地黄汤 是治疗“阴虚火旺”证的标杆方剂,应用极为广泛。
来源:明代·《医宗金鉴》
基础方:六味地黄丸
组成: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主治证型: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证。
组方分析
本方可以理解为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了清火的“知母”和“黄柏”。
君药:熟地黄—— 大补肾阴,填精益髓,是治本的基石。
臣药:
山茱萸—— 补养肝肾,并能涩精。
山药—— 补益脾阴,亦能固精。
知母、黄柏—— 本方点睛之笔。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黄柏坚阴,清退虚火。两药合用,专门清解因肾阴不足而浮越上炎的虚火,有效缓解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状。
佐药:
泽泻—— 利湿泄浊,防熟地之滋腻。
牡丹皮—— 清泄肝火,制山茱萸之温涩。
茯苓—— 健脾渗湿,助山药之健运。
此三味药(泽泻、丹皮、茯苓)被称为“三泻”,与“三补”(熟地、山茱萸、山药)相配,使得全方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泻不伤正,构成了一张构思极其精妙的平衡方剂。
方义解读:丘医师解释,知柏地黄汤体现了中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思想。即通过大补肾阴,来抑制亢盛的虚火。它并非简单地用寒凉药扑灭火焰,而是通过补充体内的“阴液”来从根本上平衡过盛的“阳”,从而达到持久稳定的效果。

医案
患者:万女士,48岁.
主诉:停经1年,潮热盗汗、失眠心烦半年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1年前月经停止后,逐渐出现阵发性潮热,每日发作十余次,尤以夜间为甚,汗出湿衣,醒后汗止。伴有心烦易怒,无法控制情绪,夜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自觉口干舌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
查体:舌质红,少津,无苔(光剥苔),脉细数。
辨证:肾阴亏虚,虚火上扰,心肾不交。
治则: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知柏地黄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煎服法:7剂,每日1剂,水煎服。
反馈:服药后,患者潮热发作频率减半,盗汗明显减轻,口干好转,夜间能入睡4-5小时。舌红转淡,可见少量薄白苔。虚火已得清降,阴液渐复。原方去黄连,加酸枣仁15g,合欢皮10g以增强养心安神之力。继服14剂后,潮热盗汗已基本平息,情绪转佳,睡眠安稳,精神体力大增。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