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湿疹很常见,不管是小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可能发生。而且冬天最令人头疼的问题 ,除了祛不完的静电,还有止不住的瘙痒,警惕干性湿疹!

干性湿疹是什么?有什么症状表现?
干性湿疹也叫乏脂性湿疹、冬季皮炎,是一种湿疹样的皮炎。
虽然是湿疹,但是主要病因还是因为“干”!
具体就是皮肤水分丢失增加,皮脂分泌减少。
通常是气候干燥、开空调或者暖气、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引发的,胳膊、腿、屁股等部位都可能会遭殃,表现为皮肤发红、皮肤开裂和瘙痒。
南昌市贡方堂中医皮肤科陈顺涛指出,在中医上看,无论是干性湿疹还是普通湿疹,其实都是身体寒湿造成的。
中医理论认为,湿疹由禀赋不耐,风、湿、热邪阻滞皮肤所致。
- 先天禀赋不耐,皮肤腠理不固,易受外界风湿热邪侵袭而发病。 
-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及荤腥动风之品,或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湿从内生,蕴久化热,郁于血分,充于腠理,外发肌肤而发病。 
- 湿热久羁,耗伤阴血,血虚化燥生风而致肌肤失养,干燥肥厚粗糙。 

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治疗湿疹,快刀斩乱麻,既要解决瘙痒问题,还要阻止向反反复复向慢性湿疹发展。
①解表散寒,祛风除湿
冬天要注意适当保暖和随时调整衣物的加减。风寒表证我们常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来辛温解表,同时也可以使用艾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法来祛除寒气、温阳化湿。
②饮食有节,忌肥甘厚腻
临床中多数患者都是由于长期过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导致脾虚水湿内生,日久积热,影响肝胆功能所致。
脏腑同病,病位在肝胆,往往涉及脾胃。
脾主湿,主运化水谷,凡是影响脾胃运化的饮食,比如辛辣刺激、肥甘厚腻食物吃太多,脾胃损伤,都有可能加重湿疹。

中医外用:
金银花10克、野菊花10克、蛇床子10克、生甘草6克共煎汁,涂于患处,每日2〜3次,有利于干性湿疹的治疗。
新加坡本土功能型中医个护品牌贡方堂TCM旗下一款多效复合型皮肤修护膏——御肤膏(Herbal Repair Cream),专为痘痘、湿疹、皮炎、敏感性肌肤等问题肌人群打造。
其采用贡方堂独家复配技术,融合传统中医草本提取与现代皮肤科学成果,对缓解湿疹皮炎、止痒及修复肌肤屏障有明显的成效。

除了药物,针灸也是治疗湿疹的常用方法。
例如,手肘处有个穴位叫「曲池穴」,既能解表止痒,又能清热燥湿,是治疗急性湿疹的特效穴。
它与血海穴搭配,可加强止痒之效,与阴陵泉穴搭配,可加强祛湿之效;与合谷穴搭配,可加强清热之效。
患者,女,53岁。
主诉:身痒10日。
现病史:身痒复发,皮肤干燥,无口干口苦,纳差,寐欠安,易醒,二便正常。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处方:生麻黄12g,连翘18g,赤小豆30g,杏仁10g,薏苡仁30g,生甘草10g,黄连6g,炒黄芩10g,炒黄柏10g。5付,浓煎100ml,每日一剂。
复诊:身痒已无,皮肤仍干燥,口干,无口苦,易烘热,纳可,寐欠安,易醒,二便正常。继续调理一月后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