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女性表示,随着年龄变大感觉自己月经量越来越少了,小的时候刚来的时候每次月经能有五天到一周,而现在二三天就干净了,而且感觉量也比之前少了很多。
中医认为,月经量少又称之为月经过少和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相当于西医月经不调。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其病因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素体虚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饮食劳倦伤脾,或房劳伤肾,而使血海亏虚,经量减少;实者多由瘀血内停,或痰湿壅滞,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减少。
今天分享一个受到历代许多医家推崇的传统妇科名方——温经汤。
组成:吴茱萸5g,人参10g或党参15g,麦门冬20g,制半夏10g,炙甘草10g,桂枝10g或肉桂5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0g,牡丹皮10g,阿胶10g,生姜15g或干姜5g,或加入红枣30g。 做法:以水1000mL,煮取汤液300mL,化入阿胶,分2~3次温服。 功效主治:温经散寒、滋阴养血。适用于以月经量少、舌淡或闭经为临床表现特征的虚性体质人群。
温经汤是经典的妇人病方,传统的养血调经方,具有助孕、调月经、止腹痛、止泻、嫩肤等功效。 温经汤证以女性月经量少为临床表现特征,多见于月经稀发或闭经,以及与月经相关的消化道疾病、失眠、皮肤病等。适用人群强调憔悴干枯貌。 从药物组成看,可以把温经汤看作是桂枝汤、吴茱萸汤、麦门冬汤、胶艾汤、桂枝茯苓丸等的合方。 方中当归、川芎、芍药补血活血,是传统调经的主要药物,阿胶能止血、补血,常用于月经过多、贫血等。牡丹皮具活血化瘀、清热的作用,桂枝、吴茱萸则能温经止痛。故本方能养血滋阴、活血化瘀、温经止痛。本方应用范围颇广,月经不调、漏下、下腹部冷痛、不孕症等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医案 田某,女,43岁。 主诉:月经后期兼月经量过少1年余。曾行人流和药物流产各2次。月经1~2/40~60天,月经延期,色淡红,量少或点滴即净,小腹痛,喜温喜按,面色晄白,头晕乏力,呕不欲食,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先干后溏,舌质淡红苔白,脉细迟弱。 中医诊断:月经后期兼经量过少。 辨证:冲任虚寒,胞宫失充。 治法:温经补血。 拟方:温经汤加减。 盐吴茱萸6g,当归15g,川芎10g,酒白芍15g,人参10g,桂枝10g,阿胶15g(烊化),牡丹皮15g,炙甘草6g,半夏10g,麦冬12g,香附15g,丹参15g,鸡血藤18g,生姜10g。 水煎服,日1剂。每经前服12剂。 反馈:连服3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
如果你有月经量少、月经不调、淋漓不尽、痛经等方面的问题,可以一对一咨询老中医,会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大家!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尊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座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疯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