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向下运行,影响到下部气血的正常循环,从而在直肠末端形成结滞,即所谓的痔疮。由于湿热很难消除,因此痔疮往往容易复发。痔疮发作会瘙痒,疼痛,出血,所以消痔的首先任务就是消肿止痒,止痛止血。
凉血地黄汤 组成:归尾,生地黄,赤芍,黄连,枳壳,黄芩,槐角,地榆,荆芥,升麻,天花粉,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生津、活血凉血止血、清热燥湿、化瘀止痛。 主治:肠风,血痔。血热阴虚,肠澼下血证。肠癌下血。 加减:①若热甚,加黄连6g,黄芩6g;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加天花粉15g,赤芍15g。②如小便涩,脐下闷,或大便则后重,调木香、槟榔细末各1.5克服。③血热伤阴,口千肤燥者:加沙参、玉竹、麦冬。口舌糜烂,小溲短黄者:加木通、竹叶。心烦不安,难眠者:加龙骨、牡蛎、夜交藤。 医案 患者:张先生,年龄30岁, 主诉:患痔疮多年,每大便时流血,肛肠科检查“肛裂”。手术治疗半年后,肛裂复发,大便时流血,特来中医科诊治。 现病史:每2~3天大便1次,质硬,大便时肛门疼痛难忍,便纸染血,小便调畅,纳眠可。 初诊:舌红,苔黄燥,脉弦数。 中医诊断:痔疮(血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止痛,凉血通便。 处方:凉血地黄汤加减。 内服方药:生地黄30克,槐花15克,栀子10克(捣碎),大黄炭10克,茜草10克,三七粉6克(分三次冲服),甘草10克。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次服用。 外洗方药:黄柏粉15克,芒硝15克,白矾15克,冰片3克,樟脑5克。7剂,一日一剂,煎水分二次熏洗。 结果:上方如法用一周,流血止,痔核明显缩小。上方复用一周,痔核消失,多年痔疮痊愈。
中医治病讲究方症结合,对症用药,并不是将名方照搬使用就能治病,需诸药合用,君臣佐使,才能共凑奇效。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长按下图扫描二维码,一对一咨询老中医。
专家介绍 陈顺涛,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副主任医师,1979年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中医系,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历任所在医院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工作多年。1992 年在上海龙华医院皮肤科进修深造。 擅长使用中医内调和外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甲亢、减,桥本氏甲状腺炎,内科疾病,疑难杂症等。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妇科月经失调、各种类型的闭经如多囊卵巢、卵巢早衰、月经稀发以及复发性流产、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等妊娠病。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皮肤疾病如过敏性荨麻疹,顽固性皮肤癌痒症,痤疮性皮炎急慢性湿疹,带状疱疹,疗疮疗毒,性病等疑难病症。 坐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五、六上午9:30-下午16:30 坐诊地点: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洪城时代广场1栋贡方堂国医馆 · 中医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