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肠胃不好,吃了冷饮后就容易上吐下泻,肚子痛还拉稀水,这要怎么办吃什么药调理?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万倩雯表示,上吐下泻是指呕吐和腹泻症状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与单纯性呕吐或腹泻有所不同,此症在历代文献中称为霍乱。辩证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化湿,解毒重,散寒冷。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药方——桂枝人参汤,简单五味药能和解表里,是胃痛,腹泻,结肠炎,脾胃虚寒之神方。
桂枝人参汤
组成:桂枝、甘草、白术、人参、干姜
用法:水煎服。
功用:调和脾胃,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主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而有本方见证及胃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等属中阳不足者,兼表与否皆可用之。
加减:若里寒重者,加附子以增温中散寒之功。
1.桂枝
桂枝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胃肠炎有效。适用于胃肠炎伴有轻微发热、头痛、肢体酸痛等症状时。
2.人参
人参可以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腹泻等有改善作用。当患者因脾胃虚弱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时,可使用此药。
3.白术
白术能健脾燥湿,主治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呕吐泄泻、食少倦怠。对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此药有益。
4.炙甘草
炙甘草能够调和诸药,缓解可能出现的胃部不适。当胃肠炎伴随轻微胃部疼痛或不适时,可用以减轻症状。
5.干姜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对于虚寒内生引起的胃肠炎有效。当患者存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腹部隐痛等症状时,可选用此药。
医案
患者:刘女士。
年龄:32岁
主诉:呕吐、腹泻2天。
现病史:患者2天前外出游泳吃烧烤、瓜果、冷饮后出现呕吐、轻微腹泻,自行购买“藿香正气水”服用后,症状缓解不明显,遂来诊。
刻下:脸色苍白,疲倦乏力,汗出恶风,腹胀肠鸣,恶心,食入即吐,无口干口苦,大便稀,小便可。舌淡苔白厚,脉沉细无力。
辨证:太阳太阴合病。
拟方:桂枝人参汤加减。
用药:桂枝12g,炙甘草12g,苍术9g,党参12g,干姜10g,砂仁10g,佩兰8g,藿香8g。
用法:3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
结果:患者服药后,反馈已无呕吐、腹泻。嘱其饮食清淡,调养脾胃。
中医讲究辨证证治疗,一人一方,不可盲目用药,如有问题可点击上方二维码详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