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2024年11月22日(农历甲辰年十月廿二日)3时56分迎来了——小雪节气。这一时节降雪、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率逐渐增高,易诱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相关疾病。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此时养生防病重在“藏”,即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小雪节气养生
我国古代将小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中医认为,冬季是进补养生的好时节。陈主任表示,小雪节气饮食应以温补为主,适量增加羊肉、牛肉、鸡肉、鸡蛋等高蛋白食物;可多吃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黑色食物,以利于补肾养肾,增强抗寒能力;多吃蜂蜜、梨、白萝卜、大白菜等滋阴润燥食物,可缓解口干咽燥、便秘等现象;还应少吃生冷、燥热和辛辣之品,不宜暴饮暴食。
此外,艾灸、按摩、泡脚等方法也有助于调养身体。专家介绍,按摩太溪、迎香、肺俞、中府等穴位,有助于补肾养肾、养肺润肺、预防感冒、改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每晚睡前以热水泡脚15分钟,让水面高于脚踝,并加入当归、桂枝、艾叶等草药,以增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

小雪艾灸
小雪节气,虽然白天被阳光照的仍然温暖,但早晚都能感觉到阵阵寒意。
进入冬天,由于昼夜温巨大,加上气温多变,免疫力不好的人群很容易在此时伤寒感冒。这个时候艾灸,可谓是“雪中送炭”。
在小雪节气艾灸,可以很好的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小雪节气灸 : 补气养肾、扶阳祛寒
艾灸穴位:肾俞、神阙、三阴交、涌泉
操作方法∶温和灸法,点燃艾条,距穴位2-3厘米处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每次5-10分钟,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1次,共7次。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贡方堂古法艾灸,专业中医理疗师为您选择适合的穴位进行艾灸,或选用不同的灸法,如督灸,脐灸、火龙灸等,可以达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淤散结、温中补气、保健强身的目的。

小雪按摩推拿
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世界是一个整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等机能活动,都受到24节气的影响。
若人体顺应24节气开展保健推拿,结合每个人自身的体质特点,以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帮助肌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达到防病保健,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贡方堂中医门诊部根据节气变换,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特点,推出《24节气保健推拿》,促进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南昌市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

小雪过后,入冬渐深,阳愈衰而阴愈盛。如果阳气不足,会导致血液不通畅,畏寒怕冷,四肢和末梢冰凉、麻木,腰酸背痛,出现各种健康或亚健康问题。小雪推拿以养肺气、养肾气,扶阳祛寒为主。
推荐穴位:太溪、迎香、肺俞、中府、涌泉
方法:用双手中指同时按揉该穴,有酸胀、疼痛的感觉为宜,左右食指、中指轮流向下用力按揉该穴,每次各按揉3~5分钟。
功效:具有温补肾阳、提高抵抗力、养肺润肺、预防感冒功效。
小雪泡脚养生
建议每天泡完脚后用双脚掌对搓,或用右手搓左脚,左手搓右脚,坚持按摩可使精力旺盛,体质增强,提高御寒能力。
泡脚时最好使用大且深的木桶,以水位能浸到小腿一半以上为原则。
对于无泡脚禁忌症的人来说,浸泡时间约20分钟,水温一般40℃上下即可。
中医药足浴是中医学的独特疗法之一,寒从脚起,它通过热水浸泡和按摩足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中药药包中的草药成分可以通过脚底的穴位刺激经络和神经,与脏腑器官相应的穴位产生反应,以起到调理身体、促进健康的作用。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总之,小雪养生,从各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呵护自己的健康,安然度过寒冬。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