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裤上总有透明或乳白色的粘稠分泌物,质地像鼻涕一样很粘稠?尴尬又烦恼!别急着用洗液反复冲洗,这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湿信号"。

白带如"鼻涕",根源在脾虚湿盛

白带本为润泽阴道的正常分泌物,无色无味或略带腥味,质地清稀适中。但当白带变得量多、色白(或淡黄)、质地异常粘稠,甚至可拉丝,状如清涕或浓鼻涕,同时可能伴有私处潮湿感、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等症状时,中医称之为"带下病",其核心病机常为 "脾虚湿盛"。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表示:脾主运化水湿。脾气虚弱,就像身体里的"抽湿机"动力不足,无法有效运化和排出水液。水湿内停,下注于任带二脉(主管女性生殖系统的经络),就会形成这种质地粘稠、连绵不断的异常白带。此时若误以为是"热"或"炎症"而滥用寒凉清热药物或洗剂,反而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加重湿浊,形成恶性循环。

白带异常中医怎么治疗?

针对这种脾虚失运、湿浊下注导致的粘稠白带,万倩雯医生分享一个经典方剂——完带汤。此方出自清代名医傅山的《傅青主女科》,是治疗脾虚湿盛型带下病的代表方,疗效显著。

完带汤由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甘草、陈皮、黑芥穗、柴胡组成。

完带汤的组方思路清晰精妙:

君药(主力):白术、山药 - 各30克

白术:强力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恢复脾的运化功能,从源头阻断湿气生成。

山药:补脾益肾,固涩止带,既能助白术健脾,又能帮助收摄住下注的湿浊,减少白带量。

臣药(辅助):人参、苍术、车前子、白芍

人参(或党参替代):大补元气,增强白术的健脾之力。

苍术:芳香燥烈,擅长燥湿运脾,与白术协同,增强祛湿效果。

车前子:甘寒利水,使体内已有的湿浊从小便排出,给邪气以出路。

白芍:柔肝养血,防止祛湿药过于温燥伤阴;同时也有一定收涩作用。

佐药(调和):陈皮、黑芥穗、柴胡、甘草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帮助脾胃更好地运化药力。

黑芥穗:炒炭后入药,取其入血分、祛风胜湿、收敛止带之效。

柴胡:少量使用,升举清阳之气,帮助脾气上升,有助于湿邪消散。

甘草:调和诸药,补脾益气。

全方配伍特点: 重补脾(白术、山药为君),辅以祛湿(苍术、车前子),兼以疏肝(柴胡、白芍)、升阳(柴胡)、固涩(山药、黑芥穗、白芍)。 标本兼治,补而不滞,利而不伤,使脾气健旺,水湿得化,任带得固,则异常白带自然消除。

医案

患者:胡女士,32岁,产后1年余。

主诉:白带量多、粘稠如鼻涕状近2个月,色白略偏淡黄,无明显异味。自觉小腹及外阴常有坠胀潮湿感,身体困重乏力,食欲不佳,饭后易腹胀,大便时溏。常规白带检查,仅提示清洁度III度,未见滴虫、霉菌等特异性病原体感染。

初诊:面色稍显萎黄,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濡缓。

中医诊断:带下病(脾虚湿盛型)。

治法:健脾益气,燥湿止带。

方药:完带汤加减。

处方:炒白术30g,炒山药30g,党参15g,苍术10g,车前子(包煎)9g,白芍12g,陈皮9g,黑荆芥穗6g,柴胡6g,炙甘草6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嘱其饮食清淡,忌生冷甜腻。

二诊:白带量明显减少,质地变稀,不再那么粘稠,小腹坠胀及外阴潮湿感减轻,精神、食欲有所好转。效不更方,续服7剂。

结果:白带已基本恢复正常,量适中,质地清稀,无粘稠感。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显著改善。舌苔转为薄白。嘱其注意饮食调护,可适当服用健脾食疗方巩固。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