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全球约有 50%~90% 的育龄期女性经历过不同程度的痛经,“大姨妈”太“疼人”怎么办?怎么快速缓解根治?

经常痛经该怎么办?

痛经是女性月经期出现的子宫痉挛性疼痛,可伴有腰酸、下腹坠胀、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不适,大多在月经出血前1至2日或月经出血时发生,随后在12至72小时内逐渐缓解。

痛经虽然常见,但并不意味着女性就要无条件忍耐。如果每次来月经都痛到无法忍受,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这就不是“小问题”,而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大事情”了。

通常,我们会将痛经简单分成几个级别:

· 0 级:没有痛经,或者疼痛非常轻微,不需要任何处理,生活照旧;

· 1 级(轻度):月经时感觉轻微疼痛或不适,不需要服用止痛药,通过热敷、多休息、多喝热水即可缓解;

· 2 级(中度):疼痛程度较明显,已经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或学习,这时建议服用一些常规止痛药(比如布洛芬)来缓解,提前服药效果更佳;

· 3 级(重度):即使服用止痛药,也无法有效缓解疼痛,甚至伴随经期量明显增多、月经周期紊乱、性交痛或其他症状。这种情况强烈建议及时到医院妇科就诊,通过妇科超声、激素检查等排除严重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或子宫肌瘤等。

总而言之,女性朋友们只需要牢记一个原则:只要痛经已经严重到影响你的日常生活,甚至吃止痛药都无法有效缓解,就一定要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切忌自己盲目忍受。

痛经怎么调理能治根?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妇科专家丘保润表示,中医认为,痛经主要与外感六淫、情志、饮食、先天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冲任二脉和胞宫,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主要病机可以概括为“不荣则痛”或“不通则痛”。

治疗痛经重在辨明虚实寒热。若素体肝肾亏损,气血虚弱,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溢泄,气血由盈实骤虚,冲任、胞宫失养,故“不荣则痛”;若由于肝郁气滞、寒邪凝滞、湿热郁结等因素导致的瘀血阻络,客于胞宫,损伤冲任,气血运行不畅,故“不通而痛”

因痛经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发生,与月经周期特殊的生理状态有关,故中医治疗本病,多根据月经周期不同阶段体内阴阳的转换而分期治疗,辨证用药。

肝气郁滞

情绪不畅、抑郁会影响肝气的流通,导致肝气郁滞,进而可能引起经络阻滞,导致痛经。治疗以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可选用元胡止痛片、血府逐瘀胶囊、逍遥丸等中成药。

寒湿阻滞

寒湿阻滞经络会导致经脉不通畅,引起痛经。如经前或经期冒雨、涉水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久居寒冷潮湿之地。治疗以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为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少腹逐瘀汤等。

气血不足

气血是维持身体正常运行的重要元素,气血不足可能导致经络不通畅,从而引发痛经。可能与过度劳累、营养不良、失血过多等有关。治疗以益气养血为主,可配合医生使用圣愈汤加减。

肝肾亏虚

素体虚弱或多产房劳,或大病久病之后,损及肝肾,精亏血少,冲任、胞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治疗以调补肝肾为主,可遵循医嘱使用调肝汤等。

中医辨证内调外治

中医治疗痛经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体质和症状类型(如气血不足、寒凝血瘀、肝郁气滞等)选择个体化方案,通过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调理气血、温通经络,达到缓解疼痛和改善体质的效果。

  • 针灸治疗

针灸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效缓解痛经。针灸于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第1天为止,连续3个疗程。常用穴位有三阴交、血海、十七椎、次髎。

  • 艾灸疗法

艾灸可利用艾叶的药性及其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渗透皮肤,刺激体表穴位,从而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暖宫强肾的作用。治疗时,常用的穴位包括三阴交、关元和神阙等。

  • 穴位贴敷

使用特定草药制成的穴位敷贴外敷在特定穴位,利用其药物的温通效果来缓解痛经症状。

贡方堂中医针对病种研发贴敷药方,选用道地药材,分别制成“宫寒贴”、“脾胃贴”特色贴,分类贴敷,针对性更强,效果更佳。

  • 中药茶饮

红糖姜茶:红糖性温,可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生姜性温,可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的功效。两者搭配,可以有效缓解寒凝、血瘀型痛经。

玫瑰花茶:玫瑰花性温,具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的功效,适合气滞血瘀型痛经。

益母草红糖水:益母草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适合血瘀型痛经。

痛经如何快速缓解?

若痛经突然出现,又痛得比较剧烈,来不及立即去医院,除了喝温水、贴暖宝宝、吃止痛药,下面再给大家提供几个傍身小妙招:

  • 按揉穴位

一般在月经期前3至5天开始进行,每天1至2次,每次20至30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一直到月经期结束为止,有助于缓解疼痛

推荐穴位:三阴交、血海穴、太冲穴、合谷穴、关元穴

注意:按摩时要注意温度,避免过凉加剧疼痛。经期手法要轻柔,若经量过多者,此法不宜在经期使用。

  • 适量运动

虽然痛经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在床上不动,但适量的运动其实有助于缓解疼痛。比如一些轻柔的运动,如瑜伽、散步等。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身体,缓解肌肉紧张,促进经血排出。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虽然痛经可能难以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和合理的生活习惯调整,大多数女性都能有效减轻痛经带来的不适。如果您正在经历痛经问题,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