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空调使用频率高,如果出现吹了一夜空调就“颜面尽失”的情况,别急!很可能是“面瘫”找上门了。

面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指发病在面部,中医称为“中经络”,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患侧的脸部下垂,嘴向另一侧歪,同时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中枢性面瘫是指大脑问题引起的,比如,脑中风、颅内肿瘤等,中医称为“中脏腑”,更加严重。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单侧颜面部的嘴角歪斜、闭眼困难、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示齿不全等。

部分患者起病时伴有耳后疼痛、可见疱疹,患侧舌前2/3麻木、味觉减退,听觉过敏,言语不流畅等症状。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多,最常见为受凉感染性病变。

•特发性(贝尔麻痹):

多因为疲劳及面部、耳后受凉、受风引起。

•感染性:

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而引发。耳源性疾病、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也可引起周围性面瘫。

•外伤或损伤:

头部外伤、颅骨骨折、面部手术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面神经损伤而引发面瘫。

•寒冷刺激为主要诱发因素

风寒或冷空气刺激面部,引起局部血管痉挛,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而出现炎性变化,进而功能受损。

面瘫一般多久恢复正常?

周围性面瘫有部分人能自愈,但自愈率有限,原则上是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预防后遗症,杜绝并发症。

面瘫一般在3周内能恢复,部分患者需3至5个月,面瘫若不能及时或延误治疗将会造成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

所以,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了面瘫的症状,要赶快去正规医院找专科医生看诊。

面瘫中医辨证论治

面瘫,又称面神经炎,中医称为口眼歪斜。中医在面瘫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治疗方法多样,可结合患者情况进行选择,多数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中药辨证论治

(1)风寒袭络证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袭络证

治法: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

(3)风痰阻络证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牵正散加减。

(4)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推荐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针灸治疗

主穴:攒竹、鱼腰、四白、阳白、颧髎、下关、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等;

配穴:风寒加风池;风热加曲池、太冲、耳尖放血;人中沟歪加人中;鼻唇沟浅加迎香 。

医案

患者,男,43岁。

初诊:患者半年前在工作期间受寒、劳累后出现口角歪斜,右眼流泪,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面神经炎”。

辨证:面瘫(虚实夹杂)。

治法:补虚泻实,调和气血。

处方:

针刺:百会、印堂、水沟、承浆、引气归元、内关(双)、阳陵泉(双)、滑肉门(双);

精灸:百劳(双)、翳风(双)、外地仓(右)、牵正(右)、太阳(右)、心俞(双)、胃俞(双)、四花、引气归元、滑肉门(双),各2壮。

刺络:心俞(双)、耳尖(双)。

埋针:心俞(双)、胃俞(双)。

二诊:以上方为主治疗,每周2次,治疗2次后口角歪斜有所改善,治疗第5次后口角歪斜明显改善。继续门诊巩固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