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体检报告单上的子宫肌瘤4个字,让人心头一紧?它为什么会长?有什么早期信号?一定要手术吗?

子宫肌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妇科医生万倩雯解释,现代女性压力大、情绪易波动,是子宫肌瘤高发的重要诱因。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液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当长期情绪不畅、压力山大时,会导致肝气郁结,气机运行受阻。气不行则血不畅,血液就会停滞下来,形成“血瘀”。

这些瘀血与体内的痰湿相互搏结,久而久之,便积聚在胞宫(子宫),形成了有形的“癥瘕”,也就是子宫肌瘤。因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是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病机。此外,贪食生冷导致寒凝血瘀,或脾虚生湿、痰瘀互结,也是常见的致病因素。

“其病机关键在于一个‘瘀’字,”万医生强调,“治疗不能只盯着肌瘤这个‘果’,更要疏通气血这个‘因’。”

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月经改变:这是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严重者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白带异常:肌瘤可使宫腔面积增大,腺体分泌增加,导致白带增多。若肌瘤感染坏死,可能出现血性或脓性白带。

压迫症状:肌瘤较大时,可能压迫前方的膀胱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压迫后方的直肠可能导致便秘。

疼痛:一般无腹痛,但当肌瘤变性或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部分患者会有下腹坠胀、腰酸背痛感。

腹部包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时,可在腹部摸到包块。

吃什么子宫肌瘤会缩小?

针对子宫肌瘤的核心病机 “血瘀内阻”,万倩雯医生常用《金匮要略》中的经典方剂 “桂枝茯苓丸” 为基础调理,还会根据南昌女性的体质灵活加减,核心思路是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既不盲目攻伐,又能护子宫不伤气血。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 5 味药组成。

方解

桂枝:温通经脉,促进血行。好比给血液运行加上“推动力”,从根源上解决血瘀。

桃仁:活血化瘀,是攻散瘀血的主力军。

丹皮:活血凉血,既能助桃仁化瘀,又能防止瘀久化热。

芍药(通常用赤芍):养血合营,缓急止痛,在化瘀的同时兼顾滋养阴血,防止伤正。

茯苓:健脾利湿。脾为生痰之源,通过健脾来祛湿,杜绝痰湿与瘀血再次结合的机会。

“此方虽仅五味药,但配伍精当,”万倩雯医生解释道,“它体现了‘活血而不伤血,化瘀而不耗气’ 的智慧。它不是用猛药去‘攻伐’,而是通过调整全身的气血环境,让瘀血慢慢化散,瘤体自然得以控制甚至缩小,好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加减妙用

若气滞明显(情绪抑郁、胀痛),合用的逍遥散疏肝理气。

若痰湿较重(体胖、舌苔厚腻),加半夏、陈皮化痰散结。

若肾虚(腰酸膝软),加桑寄生、杜仲补肾强腰。

医案

患者:刘女士,38岁。

病史:体检发现子宫肌瘤2年,最大约3.5cm x 3.0cm。平素工作压力大,易烦躁。近半年月经量明显增多,伴有大量暗红色血块,经期腹痛需服止痛药,经前乳房胀痛明显。

初诊: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弦涩。

辨证:气滞血瘀型癥瘕。长期肝气郁结导致血行不畅,瘀阻胞宫。

治疗:以桂枝茯苓丸合逍遥散加减。

处方:桂枝10g,茯苓15g,桃仁10g,赤芍15g,丹皮10g,柴胡10g,当归10g,白术10g,薄荷6g(后下),炙甘草6g。每日一剂。

医嘱:保持心情舒畅,每日散步30分钟,经期忌生冷。

效果:治疗2个月后复查,B超显示肌瘤缩小至2.0cm x 1.8cm。而且月经量恢复正常,血块减少,腹痛和乳房胀痛基本消失,面色转红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