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这样,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觉得浑身乏力,不想说话;脸色蜡黄蜡黄的,没一点血色;一到秋冬手脚冰凉?这不是“矫情”,大概率是身体在喊“气血不足”了!

气血不足有哪些症状表现?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主任指出,中医常说“气血是人之根本”,它就像身体的“电”和“油”。一旦亏虚,全身的机能都会受到影响。他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总结了气血不足最常见的几个信号:

1.总感觉累,是“气虚”:这是最典型的表现。元气不足,人就像没充上电,精神萎靡,说话都没力气。

2.面色无华,是“血虚”:脸色苍白或萎黄,嘴唇、指甲颜色淡白,看起来比同龄人显老。

3.头晕眼花,一蹲一起就眼前发黑:血不养头目,大脑和眼睛得不到充分滋养。

4.心悸失眠,梦多易醒:心血亏虚,心脏“失养”就会心慌;心神无处安放,自然睡不着。

5.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气是身体的“暖气”,气虚则温煦功能下降,阳气无法抵达四肢末梢。

6.头发干枯,脱发增多:“发为血之余”,血液充盈,头发才能茂盛有光泽。

7.记忆力下降,精力不济:脑为“髓海”,需要气血的充养,气血亏虚则脑力不济。

8.女性月经量少、色淡或推迟:这是女性气血的“晴雨表”,气血不足,经血之源自然匮乏。

陈主任强调:“出现以上两三种情况,就该引起重视了。如果放任不管,不仅人会提前衰老,各种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气血不足吃什么补回来?

面对严重的气血两虚,普通的食补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对此,陈顺涛主任分享了一个在临床上效果显著的经典方剂——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黄芪、肉桂组成。

方解

补气的: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四君子汤,专门帮身体补元气,解决乏力、没精神的问题);

养血的: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这是四物汤,养血第一方,改善脸色差、唇甲淡的情况);

温阳的:黄芪和肉桂,黄芪能加强补气的效果,肉桂是暖身子的,帮着驱散寒气,解决手脚凉的问题。

医案

患者:李女士,37岁。

主诉: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晕目眩,月经后期、量少色淡,持续半年有余。

初诊:患者面色无华,精神疲惫,语音低微,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诊断:气血两虚。

治以:补气养血。

开方:十全大补汤加减。

方药:党参 15g、白术 12g、茯苓 12g、炙甘草 6g、熟地 15g、当归 10g、川芎 6g、白芍 12g、黄芪 18g、肉桂 3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2次温服。

二诊:患者服用14剂后,自觉症状明显改善,面色逐渐红润,气短乏力、心悸失眠等症状减轻。效不更方,续服14剂。

结果:继续服用 14 剂后,诸症基本消失,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经色也有所改善。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