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季期间,粉刺性痘疾病在生活当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不少脸上爱“出油”的年轻人频频“爆痘”,苦恼不堪。

南昌贡方堂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表示,中医在临床上将痤疮分: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中医如何治疗湿热型痘痘,具有治疗痤疮功效的中药有:藏红花、丹皮、赤芍、玄参、蝉蜕、连翘、野菊、陈皮、白芷、双花等。

一、肺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泄肺热法

肺热痤疮,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其症面长丘疹,状如粟米,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亦可见于前额,间或有黑头粉刺,且伴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苔黄,舌红,脉数。当用上法。宜用泻白散 (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 )。目前,临床上多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治疗效果大大增强,目前多由原方去掉人参,加上黄芩和栀子。全方合用,共同发挥清泄肺胃之热的功效。肺胃热清,脏腑通利,痰湿散结,则粉刺得以消除。

二、血热引起痤疮,宜用凉血清热法

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分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当用上法。用凉血五花汤 (红花、玫瑰花、鸡冠花、野菊花、凌霄花)合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加减治之 ,其效颇佳。

三、胃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泻胃肠法

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其症面部丘疹。状如粟米,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间有黑头粉刺,以口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且常伴有口干口臭,饮食较多,舌燥,喜冷饮,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等。最宜上法。用清胃散 (黄连、升麻、当归、生地、丹皮、石膏 )加减治之,甚验。

那么,什么样的痤疮患者需要治疗?贡方堂中医皮肤科陈顺涛主任说,如果仅出现两三颗“青春痘”尤其是以粉刺为主,可以不用治疗,但“痘痘”长得较多或较重,或者出现大的结节、囊肿,则需要系统规范治疗。

具体而言,粉刺如果不多,可以外治法为主,比如在患处涂抹维甲酸类药物,或进行中药“清痘”、中医针灸治疗。如果出现炎性丘疹甚至伴有脓疱结节,建议在外治基础上增加一些中药或西药的口服药,其中,口服中药治疗采取辨证论治、一人一方的个体化治疗方式,即根据症状、舌象、脉象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清肺胃湿热、活血化瘀、调理冲任等。

另外,中医认为痤疮患者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排毒食品。

如有痘痘、长斑、荨麻疹等皮肤病相关问题,可一对一咨询贡方堂中医皮肤科老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