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肺结节"。虽然大多数肺结节属于良性,但仍给人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
肺结节是怎么形成的?严重吗?
肺结节是指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不超过3cm的异常阴影或病灶。
其实就是肺里长了不该有的一个“硬疙瘩”,这在人群中普遍存在。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因肺部曾经发生的感染(如肺炎、结核)留下的痕迹,或吸入污染物(吸烟、空气污染、厨房油烟)在肺内的沉积等。
很多人一看到肺结节,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癌,NO!肺结节≠肺癌,大部分肺结节是良性的。
据调查,高危人群筛查中1/4可以发现肺结节,但90%以上都是良性的,也就是说,发现肺结节,是肺癌的只占很少数。
新加坡贡方堂TCM中医科专家丘保润表示,在中医理论中,肺结节被归属于“肺积”的范畴,其发病多与正气不足、痰瘀互结有关。
正气不足,使得机体的防御功能下降,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容易在体内积聚,最终形成结节。
中医强调“治未病”,认为在结节尚未达到手术指征时,正是积极干预的关键时期,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状态,增强正气,祛除痰瘀,从而达到治疗结节的目的。
中医怎么调理?
中医将肺结节大致分为六种类型:风火痰瘀型、气滞痰瘀型、阴虚痰瘀型、气虚痰瘀型、血虚痰瘀型、寒湿痰瘀型。
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结节,中医有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方药。
与西医的定期复查、手术切除等方法相比,中医治疗肺结节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医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舌象、脉象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做到“一人一方”,精准施治。
中药内服可以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增强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结节的形成和复发。
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多样,除了中药内服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拔罐、穴位贴敷、艾灸等外治法,内外兼治,协同增效,且无创、副作用小,患者易于接受。
中医中药治疗肺结节的核心在于“调理”。通过调理肺、脾、肾三脏的功能,达到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目的。常用的中药包括:
1.川贝: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多等症状。
2.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咳嗽痰多等症状。
3.丹参: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血瘀证、胸痹心痛等症状。
4.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表虚自汗等症状。
医案
患者,男,66岁。
自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1周。现症见:胸闷,气短,偶有阵发性咳嗽,乏力,寐差,平素性格急躁,纳可,偶见食后腹胀,食生冷之品后尤甚,大便时有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
CT示:双肺上叶间隔旁型肺气肿,细支气管炎,气管内痰栓,双肺散在小型结节,直径约为7mm。患者不愿意手术治疗,特来我院门诊求治。
中医诊断:喘病,脾肺气虚兼肝郁气滞证。
处方:采用行气祛痰、消肿散结、疏肝理气散结之法。法半夏9g,茯苓15g,醋青皮15g,陈皮15g,炙甘草6g,乌梅10g,生姜10g,麦冬20g,白芷10g,瓜蒌皮20g,橘红10g,醋延胡索15g,桔梗10g,桑白皮15g,黄连片10g,炒僵蚕10g,合欢皮20g,丝瓜络10g,酸枣仁30g,菊花15g,夏枯草15g,淡竹叶10g,淡豆豉10g,莲子心、蝉蜕、石菖蒲、制远志、桑椹各30g。7剂,水煎,早晚温服。
复诊:患者自诉胸闷、气短明显减轻,没有太多的疲劳感,咳嗽次数减少,易怒情绪减少,心情较为舒畅,大便趋于正常。
预后:继服5剂。咳嗽、胸闷等症状均缓解,患者诸症减轻。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被肺结节困扰,不妨尝试中医治疗,在中医的指导下,开启健康的新篇章。让我们携手共进,用中医的智慧守护健康,让肺结节不再成为我们心中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