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13时57分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标志着万物将进入繁茂生长的阶段。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科专家陈顺涛介绍,此时应顺应人体与季节的变化,调整作息、调整饮食,以养心健脾,清热降火,以适应万物“生长”之势。
我国古代把立夏分为“三候”: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初夏时节,风暖昼长,草长莺飞,蝉鸣蛙叫,万物并秀,正所谓“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春夏交替,昼长夜短,气温升高,气候干燥,应晚睡早起、增加午休、适度锻炼。
立夏食养
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在饮食方面倡导“三增三减”:
增酸味,以固表敛汗;
增苦味,以清心降火;
增淡味,以健脾利湿。
减冰饮,护脾阳;
减油腻,保心脉;
减辛辣,防燥热。
南昌贡方堂中医科专家陈顺涛表示,立夏后“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易出现心火旺(心烦失眠、口干舌燥)、脾虚湿困(腹胀、湿疹)等问题,需注重养心、祛湿、护脾。
饮食调理
养心食物:红色食物如樱桃(补心血)、红豆(清心火)、西红柿(敛汗生津)。
祛湿健脾:冬瓜、薏米、扁豆煮汤;陈皮茯苓茶、四君子粥(脾胃虚弱者适用)。
推荐药膳:酸枣仁茯苓茶(宁心安神);
荷叶粥(清热解暑)、三豆饮(黑豆+绿豆+赤小豆,祛湿解毒);
苋菜豆腐羹(红白食材入心、肺经)。
饮食禁忌:慎食苦寒食物(苦瓜、莴笋过量伤脾胃),忌贪凉饮冷(冰淇淋伤脾阳)。
立夏推拿
中医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世界是一个整体,也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人的五脏六腑、四肢七窍等机能活动,都受到24节气的影响。
若人体顺应24节气开展保健推拿,结合每个人自身的体质特点,以调和天人之间的阴阳,帮助肌体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最大限度调动潜能以应对环境变化,抵御疾病,达到防病保健,增强免疫力的目的。
贡方堂中医门诊部根据节气变换,结合人体自身的体质特点,推出《24节气保健推拿》,促进中医药养生文化的广泛传播,为南昌市民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
中医认为,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所以,立夏推拿重在养心。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组“立夏节气推拿”:
内关穴
位置: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肌腱之间。
功效:缓解心悸、胸闷、失眠,调节心气,预防暑热心烦。
操作:拇指按压或打圈按摩,每侧3-5分钟。
补脾经
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或拇指桡侧缘,由指尖至指根呈一直线。
功效:补脾经可健脾和胃、补气血,提高小儿的消化吸收能力,有助于预防小儿因脾胃虚弱而出现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方法:循拇指桡侧边缘,沿指尖向关节处推为补。200-300次。
按揉内劳宫
位置:内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握拳时,中指尖所指的位置,也就是第四、五掌骨之间凹陷处。
功效:清热凉血,除烦安神。
方法:用拇指指腹按揉内劳宫穴100 - 200次。
立夏养生小妙招
进入立夏之后,天气变热,有的人会出现浑身倦怠、胃口变差、腹痛烦燥等症状,这就是我们说的“苦夏”。
“苦夏”实际上不是一种病,它只是说我们的身体对炎热的天气一个不适的状态。
子午觉养神:建议遵循“早睡早起+午间小憩”的节律,清晨5-7点起床吸纳阳气,11-13点适当午休20分钟养心阴。
衣着防护要点:衣物以宜散热散湿透气的织物为宜,早晚需备薄外套护住大椎、命门穴区域,女子尚需注意脐部、小腹部位的保暖不受冷,睡眠时关窗避虚邪贼风。
运动推荐:选择日出后1小时或午时前进行八段锦“摇头摆尾去心火”、太极拳“云手”等柔缓运动,以微微汗出为度,谨防大汗耗损心液。
另外,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捂好肚子、护好双脚,防止晚上的寒气侵袭。也可以多揉揉神阙穴、中脘穴调理脾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