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季节交替,带状疱疹患者明显增多,皮肤灼红,簇集水疱,如火烧刀割般疼痛太痛苦了。这吓人的“蛇缠腰”究竟是怎么得的?会不会传染家人?

带状疱疹蛇缠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中医皮肤科专家陈顺涛主任解释,带状疱疹的病因在现代医学看来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激活,而在中医理论中则需从内因外因综合分析。

1.根本内因(正气亏虚)

劳累过度、睡眠不足

情绪压力大、焦虑抑郁

久病体虚、年老体弱

手术后、产后气血亏虚

2.直接诱因(邪毒外发)

外感风寒或风热邪气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

情志刺激(大怒、忧思)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陈主任指出,“当人体肝火旺盛、脾湿内蕴,加上正气暂时虚弱,潜伏在体内的‘邪毒’就会顺势外发,沿着肝胆经络蔓延到皮肤,表现为成簇水疱和剧烈疼痛。”

带状疱疹会传染吗?

不少患者担心 “蛇缠腰会传染家人”,陈顺涛主任给出明确答案:带状疱疹具有一定传染性,但并非所有人都会被感染。若家人从未得过水痘、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或免疫力低下(如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接触患者水疱液后,可能被传染引发水痘;但对于已得过水痘的人,病毒会潜伏在体内神经节中,通常不会被再次传染引发带状疱疹,只有当自身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病毒才可能被激活。

“所以家里有人得带状疱疹,不用过度恐慌,” 陈顺涛主任建议,“只需避免家人直接接触水疱液,保持室内通风,让免疫力低的人群(如孩子、老人)减少密切接触,即可降低传染风险。”

带状疱疹蛇缠腰中医怎么治疗好得快?

针对带状疱疹“湿热毒邪攻于肌肤”的核心病机,陈顺涛主任强调,治疗的关键在于“清热利湿、解毒止痛”,而经典古方“龙胆泻肝汤”,正是契合这一思路的良方。该方出自《医方集解》,是中医治疗 “肝胆湿热证” 的经典方剂。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 柴胡、甘草、当归、生地组成。

方中以龙胆草为君药,苦寒清热,直泻肝胆湿热火毒,快速缓解水疱红肿、疼痛;黄芩、栀子助龙胆草清热泻火,同时燥湿,加速体内湿热排出;泽泻、木通、车前子利水渗湿,让湿热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根源减少毒邪积聚;当归、生地补血养阴,防止清热利湿药损伤阴血;柴胡疏肝理气,引药直达肝胆经络;甘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

“南昌地区的带状疱疹患者,多以‘肝胆湿热型’为主,表现为水疱鲜红、疼痛剧烈、口苦、心烦、小便黄、大便干,这类患者用龙胆泻肝汤效果最明显,” 陈顺涛主任说,“临床中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方剂,比如水疱破溃渗液多的,加马齿苋、连翘增强解毒燥湿之力;疼痛严重的,加延胡索、乳香、没药活血止痛;年老体弱、气血不足的,减少苦寒药用量,加黄芪、党参补气,确保祛邪不伤正。”

医案

患者:张先生,45岁。

主诉:因连续熬夜加班一周后,右侧腰肋部出现灼痛感,次日出现成簇红色丘疹和水疱,疼痛加剧如刀割火燎,夜间无法入睡,伴口苦咽干,小便黄赤。

初诊:右侧胸背部沿肋间神经分布区见带状排列的簇集性水疱,疱壁紧张,周围皮肤灼红,触痛明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带状疱疹(肝经火毒证)。

治以: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开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方药:龙胆草6g,栀子10g,黄芩10g,柴胡10g,生地15g,车前子15g,泽泻10g,木通6g,当归10g,延胡索15g,大青叶15g,甘草6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

外用:疱液未破处用炉甘石洗剂外擦干燥止痒;已破处用黄柏液湿敷防止感染。

医嘱:避免抓挠水疱,穿宽松棉质衣服,饮食清淡,忌辛辣、油腻、海鲜,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熬夜,帮助身体恢复免疫力。

二诊:3天后疼痛明显减轻,新水疱停止出现,原有水疱开始干涸;7天后大部分水疱结痂,疼痛基本控制,夜间可安睡;稍微调整药方,开了7剂继续巩固治疗。

结果:14天后痂皮脱落,仅遗留轻微色素沉着,无任何后遗神经痛。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