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女性的正常更年期年龄应该是在40岁以后,若在40岁之前便出现月经紊乱、潮热盗汗、情绪波动等一系列症状,则属于“早发绝经”或“卵巢早衰”,即我们常说的“更年期提前”。中医认为这是身体提前发出了“早衰”的警报。

为何更年期会提前?

南昌贡方堂国医馆陈顺涛主任医师指出,根本原因在于 “肾气衰”提前到来。肾藏精,主生殖,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肾中之精(天癸)的盈亏直接主导着月经与生殖能力的盛衰。任何导致肾精过度、过早耗伤的因素,都可能引发更年期提前。最常见的例如先天禀赋不足,劳倦过度,耗伤精血,房劳多产,思虑劳神,熬夜失眠,饮食不节等。疾病与手术也会有影响,比如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妇科手术(如卵巢切除)或放化疗,直接损伤了冲任气血和肾精。

中医如何调理与治疗更年期提前?

1.中药内服

今天陈医师给大家带来几款经典方剂推荐(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滋阴代表方:左归丸(《景岳全书》)

组成: 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

适用: 真阴不足,腰酸腿软,盗汗遗精,口干舌燥的肝肾阴虚证。

调和阴阳代表方:二仙汤(现代经验方)

组成: 仙茅、仙灵脾(淫羊藿)、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

适用: 温肾阳与泻虚火并用,专门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见轰热汗出、又怕冷又怕热的阴阳两虚、虚火上扰证。

2.针灸疗法: 常用穴位如三阴交(健脾、益肾、疏肝)、太溪(补肾阴)、肾俞(补肾)、关元(培补元气)、太冲(疏肝)、神门(宁心安神)。针灸能有效调节内分泌,缓解潮热、失眠等症状。

3.艾灸: 对于脾肾阳虚、畏寒怕冷的患者,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有良效。

4.按摩保健:按揉三阴交、太溪穴: 每日早晚各按揉5分钟,有健脾、益肾、调肝之功。搓擦涌泉穴: 脚底前三分之一处的涌泉穴是肾经的起点,睡前用手心搓擦脚心,直至发热,可引火归元,改善睡眠和盗汗。

日常护理与养生

饮食调理:

宜食: 滋阴养血、补肾填精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桑葚、枸杞子、百合、银耳、山药、甲鱼、豆制品、牛奶等。

忌食: 忌辛辣刺激(辣椒、花椒)、温燥食物(羊肉、韭菜、油炸食品),以免助火伤阴。减少咖啡、浓茶的摄入。

起居有常: 严格禁止熬夜。保证夜间11点至凌晨3点(肝胆经、肝经当令时间)的深度睡眠,是滋养阴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医案

患者:周小姐,29岁,小学教师。

主诉:近一年因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逐渐延长,量少,色红。伴有夜间潮热盗汗,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午后感觉手足心发热,腰酸,口干。

辨证: 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兼有肝郁。

治法: 滋肾清肝,养阴安神。

方药: 知柏地黄丸合逍遥散加减(知母、黄柏、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柴胡、当归、白芍、煅龙骨、煅牡蛎)。水煎服,每日一剂。

调护: 嘱其务必晚上11点前入睡,练习深呼吸和瑜伽以舒缓压力,忌食辛辣烧烤。

反馈: 服药两周后,潮热盗汗及睡眠改善明显,情绪转佳。守方加减调理三月,月经周期基本恢复正常,主要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具体药物用法用量需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加减服用,切忌私下盲目用药。